首页

搜索 繁体

快穿之食味 第248节(3 / 4)

人也没办法,大姑的事一提而过,安然开始每天早上锻炼,晚上夜深人静时练习内功,都是练了多少遍的,掌控身体后一切水到渠成。

身体提升了就想出去,东北的水泡子多,降温后水泡子里的水已经开始结冰了,厚度还不能上人,安然为了吃口鱼只能凿了一块用鱼儿钓。

一上来就是五六斤的草鱼,钓上几条正好炖一锅。如果不想将大伯一家叫上,安然还得继续钓几条送过去,几条鱼对她来说不是问题。

“哎呦,这不是亲家妹子吗?捞了这多鱼!前两天我还听你大姑念叨想吃鱼呢!”

没想到回来遇到了大姑婆家的人,这位好像是大姑的妯娌,以前捡山货遇到过。“那就请这位婶子回去告诉我大姑,回娘家来吃鱼。”

“那多麻烦,你就给我几条让我给你大姑带回去。”女人说着就要上手。安然一扒拉闪开“我在家炖好了鱼等我大姑啊,记得回去告诉我大姑。”几步就甩开了女人。

女人气的在后面骂,安然装听不到,有本事就骂,骂人能得到鱼她也不骂!呵呵呵!

鱼没有被全吃了,而是抹了盐凉了起来。女人们真的很辛苦,又要操持家务又要准备冬粮,真是一刻不得闲。安然绝不会让自己过上这种生活,想想就可怕。

所以进山势在必得,安然与安大成商议了一番,以她身手进山没危险,带人进山才有危险。“我想进山找人参,杨林的主意不错,如果咱们家弄个饭馆或饭庄我们就一起过去。”

安大成沉思良久“开春后吧,眼看着就要大雪了,进山实在是危险,你刚练了多久,人家老把式都是十几二十年的功夫,你再练练。”

安然见说不通只得作罢,想上山还要找机会。下雪后大家开始减少了外出,等冰面再硬一些就可以割芦苇了,男人们依旧就近捡柴,男孩子们会弄些麻雀野兔,偶尔搭伴去看看陷阱。

安然将男人们拿回来熟制好的皮子开始跟着大伯娘做皮大衣皮袄,因都是兔皮需要一块块拼接。安然有的是时间,一边教女儿数数,一边慢工细做,不管是皮大衣还是皮袄,皮的那一面都要做上衬布。

有条件的用绸缎,没条件的用粗布。别管没有有条件,毛在里面的外面就用结实耐磨的老粗布,毛在外面的里子就用细棉布,中间又加了一层棉絮,这样做的皮大衣非常暖。

在家干活皮坎肩最灵活,还要皮帽子,皮手套,甚至她试着做了一双皮鞋。感觉还是没后世那些胶底鞋好,也不如外面卖的毡靴结实耐穿,只能放弃。

安家男人们开始用芦苇编篓子,打苇帘,用蒲草编垫子,当外面冰层厚度能站人时,村里人开始在水泡子里打冰窟窿捞鱼。他们后来的人家是没有渔网的,安然都是采用捞网捞鱼或垂钓,虽然没渔网捕捞的量大,但也足够他们吃。

最可怜的就是手里什么都没有的,一来就是深秋,手里本就没钱,更别说添置工具,好在安家人好说话,只要过来借东西,他们都会借。都知道来这里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

李满仓闲下来后又来找安然,决定以后他们带着年轻男人和半大小子继续练武,他深有感触,这套武功非常好,大家都有功夫了不但能进深山打猎,还能保护好身边的人。就这么个小村子如果土匪过来谁能抵挡住?在外还是要团结起来。

看着这些年轻人活力四射,每天都在外面上蹿下跳的,基本上每次回来都能带回一些猎物,有心人找到村长,冬季狩猎本来是村里要组织的,他们这是想独立?

村长很快找来,一问才知道这些人是李满仓的徒弟,他们每天都在练武,打猎不过是试试身手。

原来如此,村长也是从关内来的,既然咱们都是从关内来的,都是为了讨生活,那就是老乡,老乡就要团结一起,“李师傅,要不你也把村里其他青壮也带一带,不为别的,真要是胡子进村咱们也有一抗之力,不至于任人宰割。”

哪有不行的?随后各家半大小子都出来了,村民为了给他们弄块地方练武还特意清了一块场子。李满仓与安然商议了一下训练方式,从这天开始这里的冬天不再静悄悄了。

村长为了表示团结一致,主动组织大家集体捕鱼,家家有份,谁家有困难大家都帮一把,粮食不够的可以借,来年还上就是。

有了村长的组织,村里人的气氛明显高涨起来,刚来的人家没粮食的也借到了粮食,就连种子都有了着落。有经验的告诉他们怎么开荒?怎么种地,东北比不了老家,这里只能种植一季庄稼,但产量真真不错,“只要下功夫吃饭都没问题!屋前屋后弄点南瓜吊瓜,土坡上栽些红薯黄豆,怎么都饿不死人。”

“村长叔说的是,我们就等明年了。”

别处是冬三月,东北却是冬五月,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时不怕,就怕暴风骤雪,这种天人根本不敢出去,出去也看到什么,漫天的雪团子裹挟着凌冽的寒风能将人瞬间埋没。

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冷,土坯房早早在外面挂上了草帘子,炉灶一天24小时不敢停,这种雪天一下有时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