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奚、突厥、室韦等各民族的分布的人数,又了解税赋和农业情况,基本上摸清了渤海国的底线。
李邺对杨承庆的配合很满意,这才让人陪他回鸿胪寺东馆休息。
韦见素却留了下来,旁边还有一起接见杨承庆的枢密使段秀实。
李邺命人把参谋房中收藏的辽东地图取来。
目前辽东没有沙盘,只有当年安东都护府绘制了一幅详细地图,包括了现在的渤海国和鲸海,甚至还有一部分日本国和新罗在地图上出现。
这幅地图经过多次修正,是目前最精确的辽东大地图,成为李邺辽东战略部署的依据。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看见,原来的高句丽故地都已被大唐占领,成为大唐的领土,基本上就是以今天的临津江分界,临津江以南是新罗,临津江以北属于大唐的安东都护府。
但现在整個辽东已经丢失,唐朝的领土被压缩到辽西走廊南面的平州,安东都护府被契丹和新罗瓜分,新罗的势力范围已经北扩到鸭绿江。
李邺的辽东战略就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扫荡辽东一切势力,包括新罗。
“殿下,辽东局势复杂化了!”韦见素低声道。
李邺点点头笑道:“但辽东动荡也是机会,等我们下场,就大局已定了。”
对旁边段秀实道:“立刻通知辽东情报斥候,想办法探查渤海国的情况,我想知道日本国军队是否已在渤海国?”
“微臣遵令!”
李邺想了想又道:“还有通知各地水师,五千石以上的车船向登州集结。”
“遵令!”
段秀实行一礼,匆匆去了。
李邺随即对韦见素笑道:“正好蒸汽机那边有突破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韦见素欣然道:“据说是个怪兽机器,我也不太懂,去看看吧!”
蒸汽机的噪音很大,已经不在工学内,而在长矛北面的渭河边上,搭建了一座很大的棚子,周围有高墙。
建造蒸汽机当然很难,就算李邺画出了原理图,但还是研制了近两年的时间,耗费了上万贯钱。
目前造蒸汽机由军器监机关署署令姚春山和他的徒弟魏金城负责,魏金城目前是机关署副署令。
八月份李邺从幽州回来时,已经完工了九成,现在又过去两个半月,基本上已经成功了。
李邺和韦见素来到工场,正好在烧锅炉,水蒸气通过管道涌入一个巨大的铁柜子里,带动了一副活塞杆前后运动。
姚春山是大唐有名的机关大师,设计了很多复杂的机关,当年李邺在务本坊的密室就是他设计的。
去年出现的重力钟也是他造出来了,他带了一批徒弟都出师,目前重力钟造了几百座,各州的州府都有一座重力钟。
姚春山造蒸汽机也同样历经坎坷,很多原理明白了,但材料不到位,就造不出来,比如输送蒸汽的管子,还排蒸汽和煤烟的烟囱,最后是用白铅和铜合金做成了管子,白铅就是锌,唐朝已大量提炼,一般用来铸钱、佛像和装饰品,做成铜合金后延展性很好,合适做管子和烟囱。
姚春山叹口气,对李邺和韦见素道:“年初时发生一次爆炸,炸死了两名工匠,已经完工的蒸汽机也被炸毁,这是我们最惨的一次。”
“为什么会爆炸?”李邺问道。
“大量蒸汽排不出去,锅炉承受不住就爆炸了,后来我们装了烟囱,装一个阀门,如果发现压力过高,就要及时把蒸汽排出去,所有经验丰富的锅炉操作工非常重要,我们在专门培养。”
李邺默默点头,没有各种仪表,那就只能靠经验。
旁边韦见素问道:“前后一共造了几台?”
“回禀相国,一共造了七台,其实第四台就成功了,后来都在不断的改进,现在是第七台,卑职主要观察它能连续运行多久,昨天开始运行,这很重要,万一在海上坏了,那就麻烦大了。”
“你觉得它最少能连续运行多久?”李邺问道。
姚春山连忙躬身道:“回禀殿下,最少也要两个月,如果榫卯足够牢固,那么连续运行三个月以上也没有问题,甚至半年,卑职是按照最坏的结果来考虑。”
李邺点点头,整个蒸汽机内部的零件都是用铜铸造的,和家具一样,蒸汽机最重要是坚固程度,目前没有螺丝螺帽,那么外壳只能尽量一体浇铸,然后里面的零部件依靠靠传统的榫卯技术,这样不会运行一段时间突然散架。
李邺缓缓道:“希望明年春天,听到你们完全研制成功的好消息。”
第1289章 意外相遇
目前辽东的局势极为紧张,虽然唐军还没有发动北伐辽东战争,但唐军在辽西走廊上的驻军带给了契丹巨大的压力。
为了获得战争资源和战略空间,契丹便联合新罗和黑水靺鞨联合向渤海国发动了进攻。
渤海军无力对抗三家联军,三战三败,西面的扶余府、郑劼府和长岭府被契丹攻占,南面的南海府和鸭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