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771节(1 / 3)

“为了求援,他们遭受了以契丹为首的联合进攻,王国危在旦夕!”

“除了契丹还有谁?”

“还有新罗和黑水靺鞨,三家势力从三个方向进攻新罗,据他们说,渤海国军队三战三败,国土已经丢了一半了。”

李邺沉吟一下问道:“我想知道,他们有没有向日本国求援?”

“这个微臣没有问,他们也没有说。”

“来的是什么人?”李邺又问道。

“一個是王子大英俊,一个是他们的兵部侍郎杨承庆。”

李邺从背后的柜子里取出一只档案岱,里面都是关于渤海国的各种情报记录,他翻了翻道:“这个杨承庆可是出使过两次日本,他应该知道!”

“殿下要见这位杨承庆吗?”

“可以,下午安排一下。”

“微臣现在就去安排!”

韦见素行一礼匆匆去了。

李邺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渤海国被进攻了,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不用说,契丹一定是急于扩张,吸取别人的资源来对付自己。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好事,让他们内讧互相消耗力量。

渤海国李邺是不会救的,不过自己会按照原计划行动,就看渤海国的运气了。

另外,李邺很关心日本国会不会派兵进驻渤海国,名义上是救助,实际上是占领。

虽然历史并没有发生日本入侵渤海国的事件,但契丹攻打渤海国同样也没有发生,如果历史被改变,那么一切都有可能了。

下午时分,韦见素带着杨承庆来了,但没有带正使王子大英俊,因为李邺还没有同意接见他们,现在他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杨承庆进房跪下行大礼参拜,“微臣杨承庆,渤海国辅国将军,兵署少正,参见摄政王殿下!”

“杨将军免礼请坐!”

李邺很客气地请杨承庆坐下,又请韦见素也坐下。

李邺微微笑道:“我有点好奇,你们是怎么穿过契丹国的底盘?”

“回禀殿下,我们是乘船,从渤海国的海港出发,一路顺风,五天后抵达登州,在登州买马,然后一路骑马西来,特向大唐求救!”

李邺笑了笑又道:“我还想知道,你们有没有向日本国求救?”

半晌,杨承庆点点头,“两艘使者船同时出发,一艘船去了日本国求援,一艘船来大唐秋援。”

第1288章 渤海消息

“向日本求援,你们内部有争议吗?”李邺又问道。

“有一点争议,但不大,我是反对向日本求援,我曾两次去过日本,我能感受到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但其他人感受不到,也不相信我的说法,包括我们国王,他支持向日本求援,因为日本的援军会快一些,唐朝援军最快要到明年去了。”

“你认为日本国会出兵支援你们吗?”

杨承庆点点头,“可能性很大,日本国掌权者藤原仲麻吕前几年准备入侵新罗,建造了五百艘海船,屯兵三万人,后来入侵新罗计划取消,但他们的战船和军队依然在训练,可以随时渡海,他们找不到出兵借口,但我们的求援就给了他们难得的借口,所以这三万日本士兵恐怕已经到渤海国了,微臣为此忧心忡忡!”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道:“你们的海船有多大,日本海船又有多大?”

“回禀殿下,渤海国的海船大概三千石左右,有两百多艘,样式和大唐的楼船一样,日本国的海船大概两千石,又叫龟船,外形很像乌龟,比较灵活!”

李邺想了想问道:“你们从渤海国走海路来大唐,应该经过日本和新罗之间的对马海峡,没错吧!”

“是的,那是必经之路。”

“没有遭遇海上风暴?”

杨承庆摇摇头,实际上我们走的是日本遣唐使的航线,也就是紧贴陆地而行,先是渤海国的海岸线,然后贴着整个新罗半岛走一圈,横穿东海抵达登州,一路上风平浪静,遇不到真正的惊涛骇浪。”

“一直遇不到?”

“基本上是的,我们的向导说,他沿这条航线走了二十年,从未遇到过飓风。”

杨承庆停一下又道:“我们在耽罗岛遇到了唐军,得到了补给和淡水。”

耽罗岛就是今天的济州岛,它整个辽东战略中的一个小环节、小支线,是为了灭亡新罗而事先安排一颗棋子,由东海岛的五千军队以及三十艘海船在几个月前便进驻了耽罗岛。

另外,耽罗岛也是海路的战略节点,目前前往新罗、日本和渤海的最安全海路,就是贴着海岸线走,可以避开海面风暴,耽罗岛就是这条海路的中转补给点,有点类似非洲好望角的感觉。

“耽罗岛驻军现在如何?”

“还不错,耽罗岛上原本有一支海盗,被唐军灭了,附近海域就感觉安全了,要不然总是提心吊胆。”

李邺点点头,又详细询问了渤海国内政和军事,了解渤海国内靺鞨、高句丽、汉、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