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715节(2 / 3)

盘剥仍屡禁不绝,故而每到灾年,食不果腹的百姓将自身卖于大户之家,大前年,南阳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百姓人相食,几成人间地狱。”

贾珩皱了皱眉,面色凝重,问道:“朝廷没有派粮赈济吗?”

宋暄摇了摇头道:“户部派了一位堂官赈济,还曾任河南府府尹,然而,南阳知府袁继冲伙同其贪墨救灾粮食,以沙子掺米粥,饿死不知多少人。”

他这些年在河南为官,种种乱象见识太多,而他为附郭县知县,因为身份特殊,虽没有人为难,但地方官员也不视他为自己人。

贾珩皱了皱眉道:“户部侍郎?梁元?”

“就是此人。”宋暄沉声道:“巡抚周德桢、布政使孙隆与之蛇鼠一窝,不向朝廷奏禀,子玉以为周德桢和孙隆两人为何被贼寇戕害?百姓对这二人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

贾珩默然片刻,问道:“那袁继冲其人呢?”

宋暄愤然道:“被朝中御史参劾一本,丢官罢职,于去岁复起,倒也不知走通了谁的门路,如今派到扬州任知府去了。”

贾珩面色顿了顿,问道:“竟至于此?国舅没有上书向圣上言明此事?”

宋暄摇了摇头,道:“家姐……娘娘不让,说地方事务自有经制,如对官员迁转不满,自有科道言官检劾,另外,罢了……不提了。”

说着,恍然明悟自家姐姐是皇后来着,应该称着娘娘,连忙改口说道。

也是因为眼前的少年,总给人一种同龄人的感觉。

贾珩道:“是巡抚衙门的人,与国舅谈过话,不得插手河南之事?”

宋暄闻言,心头一惊,道:“子玉焉何得知?”

贾珩目光幽幽,沉声说道:“彼等欺上瞒下,自然要上下打点,国舅当初调来祥符县,在彼等眼皮底下,就是这些官吏防范的手段。”

宋暄道:“子玉一语中的,说来惭愧,我虽为国戚,对彼等也没有什么法子可想,这里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

“吏治腐败,亟需整顿,这是圣上与衮衮诸公的共识,京察如今正在如火如荼,诸省大计也会如期而举,这次我对府县官吏也有一次大的检视,能上庸下。”贾珩沉吟了下,朗声说道。

这位宋皇后的四弟,还算有着政治良知,或许有着政治抱负。

“子玉少年俊彦,初掌军即名扬天下,如今又为军机辅臣,在地方上定当有所作为。”宋暄道。

说来心思也有几分艳羡,他那个姐夫信重这个年不及弱冠的少年,反而对他们这些外戚,并不怎么倚重。

贾珩道:“留任太短,能为者也有限,如今只能初整河南,以后得机会,再行督抚地方罢。”

他绝对不能产生在一省一域种田的想法,否则,如四川总督高仲平如何?当年也曾为崇平帝依为臂膀,可一旦被焊在地方,几年不回中枢,天子就立刻寻了“新宠”。

嗯,也就是他。

况且,他的起势之地,原就是在中枢之地,否则离得太久,人的感情就澹了。

这也是他让京营在此协助修堤之故,等京营一走,他也会顺势上疏,中原大定,朝廷另拣选疆臣安抚军民,然后返京交卸差事,载誉而归。

换言之,他想做的是天子的救火队员,而不是封疆大吏。

但地方根基又不能不谋划,想要在中枢坐稳位置,怎么能离了封疆大吏的呼应?

所以必须在此有限的时间内,安插亲信,首先是都指挥使司,调任瞿光为都将,等回京之后,还要让史鼎运作过来。

宋暄微笑说道:“也是,如今京营强军已成,东虏初平后,再梳理内政不迟,子玉年纪轻轻,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另外一边儿,咸宁公主在岳氏的挽手下,进入花厅后堂。

岳氏端丽玉容上见着关切之色,压低了声音,道:“咸宁,你老实告诉小舅妈,你和这贾子玉是什么关系?”

咸宁公主秀眉之下的明眸见着羞意,嗔道:“小舅妈,好端端的,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岳氏今年二十四五,仅仅大咸宁公主八九岁,原是宋暄的青梅竹马,过门后,因陪着宋暄,在京中待了一段儿,曾和外甥女咸宁公主相处融洽。

岳氏见着少女脸上的神色,心头就有五六分确信,柔声道:“咸宁,你跟着贾子玉从京城千里迢迢来到开封府,究竟怎么一回事儿?”

“这还不是父皇?他说让我过来随军平叛,同时将所见所闻,密奏具禀回去,我想着在京里也没什么事儿,就跟着先生平叛过来了。”咸宁公主轻轻叹了一口气,纤声说道。

岳氏眸光闪了闪,道:“当着你舅妈的面还说瞎话?听你舅舅说,怎么说是你瞧上了这贾子玉?”

咸宁公主闻言,玉容染绯,轻声道:“舅舅他这都是听谁说的?”

既未承认,也没否认。

岳氏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这还用听说,你最近几天都住在巡抚衙门,我唤你过来陪我住几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