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语一个人在家,自由又安静。
便搜了下附近的图书馆,准备去那看书学习。
图书馆。
午后的阳光透过图书馆的落地窗,在木质书架上投下长条光斑,空气中飘着旧书页特有的油墨香,混着空调送出的微凉气流,让人浑身舒爽。
书架间的走道里,偶尔有人轻轻走过,发出轻微的声响,靠窗的书桌前,有人垂首写着笔记,纸张发出的 “沙沙” 声,一切都安静得很和谐。
乔语拿了几本书,走到窗边转角书桌前坐下,一侧能看到老旧的胡同和楼下形形色色路过的人。
转角另一侧是个人工湖,湖面静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偶尔有两只天鹅划过,泛起层层涟漪。
安静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乔语看完两本文学书后,瞧了眼时间下午17点。
她起身去将书还了,回来时,余光一瞥,转角那侧的背影有些眼熟。
男生背对着这边,纯白的t恤,垂头翻阅着什么,夕阳的余光斜斜穿透过来打在他身侧。
隔着一个转角,俩人中间空出七八个座位。
一时没注意看路的乔语被脚下的台阶一划,趔趄着撞向桌沿,发出不大不小的一声“咚”。
附近顿时投来几道嫌弃的目光,乔语红着脸埋着头拉开座椅坐下。
转角那边的陆豫在听到声响也不疾不徐地回头。
女孩埋着头开始写作业,似是害羞,脸颊连带着耳垂都泛起潮红。
还抬手轻揉着泛红的耳垂,越揉颜色越深。
在陆豫转回去不知多久后,乔语才讷讷偏头,他依旧在那,她没想到陆豫也会来这。
太阳在一点点西斜,图书馆内的人也在一点点流逝。
窗外的人行道上,路灯也瞬间变得明亮。
乔语一看时间,已经19点多,她下意识望向转角另一侧,陆豫正好站起身将书包一挂斜斜背着,一手将座椅往前推。
在他转身之际,乔语收回视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等她收拾好起身,陆豫早已不见踪影。
走出图书馆,天空已是浓墨色,乔语站在人行道坑坑洼洼的地面上,头顶橘色的灯或明或暗打在身上。
她翻出手机搜索附近的小吃。
“十年老店,张记小吃。”
乔语导航,发现就在不远处的胡同里,她抬步走去。
斑马线在路灯下泛着浅白的光,对面亮起绿色小人,零星几个人影来来往往。
张记小吃。
店内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此时店里人不多,五六张小方桌只寥寥坐着四五个人。
乔语又再次遇上了陆豫。
他坐在最里面靠墙的位置,书包放在一旁的椅子上,正埋头吃着米饭,眼前有一菜一汤还飘着热气。
“姑娘,看看想吃什么,空位随便坐。”
老板娘热情的招呼声拉回她的视线。
乔语选了一处靠门边的位置坐下,一览菜单,点了碗馄炖。
“馄炖要稍等一下,我现包的。”
“好”
厨房里冒着滚滚热气,有两人吃完前后脚离去,不太宽敞的屋内又安静了些。
不多时,老板娘满脸含笑端着热气腾腾的大碗过来,“馄炖来喽,有些烫,慢点吃。”
还贴心的给她拿上一个小的空碗和筷子、汤勺。
乔语:“谢谢”
“不客气不客气,尝尝看,合胃口就常来呀。”
乔语莞尔。
刚出锅的馄炖的确很烫,难怪老板娘给她拿个小碗,乔语单独夹出几枚,又舀出几勺汤。
鼓着腮帮子吹了吹,才送进嘴里。
眼尾一弯,嗯,好吃,仅次于外婆包的馄炖。
乔语垂头刚吃完小碗里盛的,准备再去夹,筷子不易察觉地顿了一秒。
陆豫长腿一迈从她身侧走出门。
乔语没多想,她依旧不慌不忙地接着吃,老板娘的馄炖太大碗,今晚很饿的她才勉强吃了三分之二。
老板娘热情地问她合不合口味,吃没吃饱?
“很好吃,就是分量有点多”
“没事没事,下次给你单独做个小碗。”
和老板娘道别后,乔语背着书包踏出小吃店。
小胡同里只余几盏微弱的光线,依稀能听到不远处几位老人坐在小马扎上,摇着扇子唠家常。
王映萱也在这时打来电话:“小语,吃过晚饭没,回家了吗?”
“刚吃完,准备回去。”
“天都黑了吧,你打车回去啊。”
“这离家不远,我可以骑共享单车回去的。”
“那注意安全,到家给妈妈发个信息。”
走出胡同口,一排黄色的共享单车停在路边,乔语找了辆扫码,“嗒”的一声,刚伸手扶上,身侧蓦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