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痛心疾首,“虽然等会儿也能进去,但时间就是金钱啊!”
他早一点知道,就能早一点开始,就能抢跑始皇、武帝他们几个,他就是第一名啊!怎么也比花式被刀好啊!
该死,他癌有点犯了。
始皇神情渐渐微妙——
坏了,他不应该听老朱的先出来的,他去的时间线是最关键的啊!
老朱误朕!
老朱:“……”
怪我喽?你礼貌吗?
【私以为,昭懿皇后为后二十余年,为国为民,无一处可指摘,莫说是被奉为大周第一贤后,就是去掉大周这个限定词,也并不夸张。】
各方天幕的人们默默点头。
让老百姓有所食、有所衣、有所医,何等伟大的功绩,哪怕总有遗漏,但这本就不是一人能彻底完成的,她生前已经构建出宏图,后人若无法贯彻,难道还要怪她么?
她已尽己所能了。
【但是,总有那么一群憨批没事找事,非得找点东西来黑人家。比如,一个非常有名的洗脑包——昭懿皇后苛待庶子庶女。
宪宗长子予漓,及至成年大婚方才受封胶东郡王,食实封五百户,命立刻就藩、无召不得回京。宪宗长女淑和帝姬、次女温仪帝姬,及至及笄许婚,方才受封新昌公主、新城公主,食实封三百五十户。
对比起昭懿皇后所出的二子一女,一应待遇天差地别。】
天幕下各朝代的皇族们:“???”
你竟然管这叫苛待?
这待遇难道还不够好嘛?
难道他们过得都是被苛待的日子吗?
第87章 番外 大哉乾元(20)
【但很显然,这一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为黑而黑。
他们将宪宗对昭懿皇后所出的二子一女享受的待遇视作标准线,但事实上,他们兄妹三人宠遇冠绝诸朝。】
[冷知识,你周对皇子皇女的封邑数是有规定的,皇子不超过千户、皇女不超过三百户,除非皇帝破例。]
[比起汉唐动辄千户万户的封邑,你周对皇子皇女好像很吝啬,但事实上,是一样的。因为一个是虚封、一个是实封。]
[虚封和实封一般是十比一的比例,你周封五百户其实就相当于唐朝封五千户。]
[其实要说起来,昭懿皇后不仅没有苛待,反而可以称厚待。]
[她人真的很好,哪怕不亲近,但该给的都给了,比没良心的宪宗大方多了。]
[宪宗一直压着长子不给封爵,最后还是昭懿皇后下懿旨封了他郡王的爵位,五百户食邑对于一个郡王来说已经不少了。]
[至于就藩……我真心觉得昭懿皇后是在保全他的性命。]
[肯定啊,宪宗这个狠人从来不干人事。要不然也不会昭懿皇后前脚薨逝,胶东王后脚就被送去给昭懿皇后尽孝了。]
[谁叫他是长子呢。]
[长子如此,公主更不用说,三百五十户,已经属于破例了!]
[就这么说吧,唐朝规定皇女封邑不超过三千户(虚封),第一个打破这个惯例的公主是太平公主,也就是说,在太平公主之前,哪怕是二凤宠爱的长乐公主、晋阳公主,都没有新昌、新城的封邑多!]
李二陛下:“……”
“回头得给丽质她们多封些食邑。”
李二陛下立马道,“咱们的掌上明珠,总不能连两个不得宠的庶女都不如吧?”
等会儿看看那位昭懿皇后的女儿是什么待遇,他也参考一下。
他的宝贝女儿不能比别人差!
[只能说有些人心也太大了,非得去跟昭懿皇后亲生的儿女比。]
[咱就是说,昭懿皇后的三个孩子,那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天之骄女级别的,你周后来也没有任何皇子皇女能跟他们比。]
[长子予泓生而立为太子,次子予洛生而立为楚王,幼女予泱,从皇子例,生而封长宁公主。]
[长宁公主享受到的待遇,遍数诸朝,也就唐高宗和周武皇的太平公主能跟她一比,还得是神龙政变之后的太平公主。]
[出生受封长宁公主,食邑千户,满月加五百,百日加五百,周岁再加一千,等到及笄的时候,她已经有五千户食邑了!后来宪宗驾崩,她哥哥仁宗登基,还要给她继续加!]
[长宁县在洛阳附近,属于上县,人口最起码在六千户以上,封到最后,整个长宁县都给她了。]
[她哥楚王都不能跟她比,大周第一富婆无疑!]
[她出嫁的时候,宪宗为她加封镇国长宁公主,予开府之权,并赐予足足四个校尉府的府兵,还给了一块随时能入宫的金牌令箭。]
[看看长宁公主,再看看隔壁宋朝的那个福康公主……同样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对比真t惨烈!]
[福康公主也配跟她比?]
[属登月碰瓷了。夜扣宫门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