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各自带了孩子来,跟家里这四个玩成了一堆。
沈寄唯独一一次出门,便是带了四个孩子去书院看望裴先生和裴师母。
他们儿女都不在身边,魏楹这个弟子是四时八节都要去的。
裴钰外放之后,每月有了俸禄,都想着给父母寄一半回来。
所以裴家的境况便好了许多。
几个孩子都管裴先生叫师爷,叫裴师母师奶,小亲王便也跟着叫。
裴先生自然很为魏楹骄傲,也为他年纪轻轻就出事难过。
如今见了他的妻儿,老人家便有些把持不住,眼眶都红了。
还是裴师母发现多出来一个,便道:“这是信哥么?我瞧着不像。”
“不是的,这是醇亲王。一直住在我们家,今天就一起带来了。裴先生勿惊,他也是跟着魏大哥开蒙的。叫您一声师爷也是该当的。”
裴先生方才差点弹跳起来。
他刚才还想这个小儿口称师爷给他拜年,怎么不像另外三个一样给他磕头?搞半天这是当朝亲王。
小亲王笑着把裴师母给的红包递给沈寄收着。
“师爷是魏大人的先生,就不要跟我客气了。听小馒头说师奶的饺子很好吃。”
裴师母赶紧道:“有有有,这就下锅。”
小芝麻便道:“我来帮您。”跟着裴师母进了厨房。
裴先生看魏家人对小亲王都很随意,便也收了小心。
在考小包子学问之后,还问了他几句。
小馒头见师爷不问他,赶紧道:“师爷,还有我呢。”
裴先生听他背过书,沈寄就打发他们外头院子里玩儿,不要走远。
等下回来吃饺子。
裴先生问沈寄,“你日后是怎么打算的?”
沈寄小声道:“先生,魏楹已经过了边关。大概半个月之后,就要到京城了。我估摸着消息也要传开了。”
裴先生大喜过望,手一下子把扶手抓紧,“你说真的?”
“真的,我便是刚得了消息来给先生报讯的。”
裴先生站起来,撸须的时候激动的都扯掉了几根,“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从裴家吃过午饭出来,马车慢慢往城外走。
半道碰上小权儿,沈寄问道:“年货都给简姨送去了?”
“嗯,都送去了。我也告诉了她,我爹平安无事的消息。”
“嗯,回吧。”
不出沈寄所料,消息果然立即就公布天下了,这自然引起了轰动。
而且在战事胶着的时候,朝廷能够把魏楹等人救回来,这实在是很振奋人心的一件事。
皇帝下令沿路州府护送,但不得耽搁魏楹的行程。
魏楹进城那天,沈寄带了儿女出城去看。
这次迎接他归来的人,比去年此时送他离开的人更多。
太子依然出城来迎,将魏家的马车就安排在他东宫车驾之后。
魏楹离开时的形象极佳,芝兰玉树一般。可这归来嘛,就简直不能看了。
人都瘦得脱形了,身边的几个随从也是一样。
也不知道困在深山时是如何度日的。
半山寺武僧以及汪先生都没有露面,想是都不欲在人前出这个风头。
夹道欢迎的人群不时爆发出阵阵喊声,把小芝麻几人喊‘爹’的声音都盖过了。
太子过去迎了魏楹上东宫的马车。
路过沈寄等人跟前时,魏楹掀起车帘对带着纱帽的沈寄与小芝麻,还有站在旁边的小包子小馒头以及小亲王道:“我先进宫缴旨,你们先回家吧。”
沈寄见到了人,没缺胳膊断腿她就很庆幸了。
至于他为什么戴着斗笠她就没有多做理会了。
他是奉旨出使。
如今回来,自然该先进宫缴旨,她便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两个时辰后,魏楹才回到温泉山庄。
是宫里派马车送他回来的,不然他肯定要走错地方了。
魏楹见过几个孩子,看他们比去年都长大了不少。
他进了正房,脱衣去泡温泉。
等摘下斗笠,沈寄才发现他头顶的头发只有一寸。
魏楹笑笑,“路上为了避人耳目,当了一回假和尚。好在佛教也是东昌国教,终于给我混出了边关。”
他顿了顿道:“最后要离境的时候过关卡,还多亏达尔扈网开一面。装作没有认出我,把头转开了。”
沈寄道:“少了些头发有什么要紧。让徐方开个方子,要不了一年就长起来了。你把衣服脱了,我看看你身上。”
她记得达尔扈。
当年的东昌副使,管她和魏楹叫‘好朋友’的那个东昌人。
魏楹也知道,肯定瞒不过沈寄。只得宽衣解带。
他身上的确很多伤痕,有被鞭打留下的,有刀剑伤,还有人追赶时放火烧山的灼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