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寄的法子很简单,忆苦思甜。
小芝麻在扬州的时候,是见识过穷人家的小孩儿是怎么过日子,后来在城隍庙得以读书识字又是何等的用功的了。
现在问她,她还能想的起来大冬天那些孩子穿得很单薄,甚至需要上街讨生活的情景。
主要当初那幕太刺激她了,印象很深。
沈寄知道一再的给小包子讲,她和魏楹小时候多么不容易。她练字都是蘸清水什么的,他听多了也就听疲了。
带他到贫民窟去看看那些孩子是怎样学习的,他就知道好歹了。
果然,小包子去看过有人在沙地里练字,或是有人背着一捆柴站在私塾外听先生讲课,再有乡下有的人家为了筹集儿子的束脩,要把女儿卖给人做童养媳,他的厌学情绪便消失无踪了。
“娘,你一直以来就是在帮助这些人么?”小包子看到那些人对母亲格外尊重。
“是,不过记住,人活在这世上,最要紧是自助。像你看到的在沙地里写字,以及背着一捆柴听课的哥哥,就是这样的。这样的人才值得帮助。”
小包子似懂非懂的点头。
“好了,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里,魏楹打量了小包子一番,看得他赧然低头。
“好了,出去见识过了才知道好歹。不然你还以为穷人只是书上的字眼呢。”
“是。”
小包子小声告诉小芝麻,“姐姐,我今天看到卖身葬父的了,好惨哦!”
沈寄摸摸额头,这小子对卖身葬父的小媳妇儿这件事念念不忘的。
不是沈寄拦着,他就把零花钱拿给人家了。
后来是沈寄让人请了义庄的人来处理,又把那女孩儿送到了慈心会所在地安置。
她可不想买个童养媳。
这会儿听他提起,便知道在转移话题,省得他老子追根究底。
果然,小芝麻对此事也来了兴趣,拉着小包子追问细节。
就连魏楹都没有打断他,还看着小芝麻对沈寄道:“喏,你那会儿就她这么大。”
“她一看就是个富家小千金,哪像我那会儿整个一芦柴棒。”
第438章
小包子外出增长见识回来, 学习的积极性好了不少。
沈寄便和魏楹商量,毕竟是太小,缓着点儿来好了。
“我那个时候……”
魏楹不大情愿, 要举自己六七岁时候的事来反驳。
却被沈寄用手捂住了嘴, “哪能一样呢?成长的环境完全不同。你觉得让小芝麻卯时不到就起来做早饭,然后背一背篓东西去集市卖怎么样?”
魏楹立马道:“那怎么行!”
“就是啊, 你五岁的时候婆婆被人害死。你自己也差点被淹死。读书是你唯一能报仇雪恨的方式, 所以一入学你就如饥似渴的学习。可小包子是在我们跟前再幸福没有的长到这么大, 他哪能有那么自觉呢?”
“所以我才要鞭策他啊。他又跟你诉苦了?”
“那倒还没有。可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不能一开始就给他太大的压力了, 找机会表扬表扬他吧。我不信你小时候不喜欢听表扬, 反正我是喜欢的。你别把儿子搞得跟小老头儿一样。”
“就他,还小老头儿呢。哎,好吧、好吧。”
这算是沈寄头一回和他这么正式的沟通。
他的确是很喜欢听下人和旁人说,小包子小小年纪有乃父之风之类的话。
可是媳妇儿说那些都是虚的, 要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才是真的。
也罢, 比起那些赞誉,的确儿子更重要。
当然,晚上不受冷遇同样重要。
自家媳妇儿要是心疼儿子心情不好, 他日子就要不好过了。
小包子的精英教育于是便有所删减。
一来他如今厌学情绪并不如之前严重, 二来不用上那么多课肯定是欢喜的。
这天回来, 书包还没放下, 就爬到榻上抱着沈寄的脖子亲了她一口。
然后表决心:“娘, 我一定好好跟先生读书。”
旁边的小馒头一看, 立时站了起来。
扯着沈寄的胳膊, 在她另一边脸上更响亮的亲了一下。
小芝麻看着沈寄笑道:“娘,要不, 我也来一下?我亲额头。”
沈寄好气又好笑,“行了,你就别来凑热闹了。你们哥俩,还准备把我抱多久,这是抢玩具呢?”
小包子和小馒头的爪子还一个箍着她的脖子,一个扯着胳膊呢。
小哥俩互相看着,小包子松了手。
小馒则得意的抱着沈寄坐下,“娘,你还看不看我打拳?”
“看,你也打给哥哥姐姐一起看看。”
小包子和小芝麻对视一眼。
这上一趟半山寺,长进这么大,都会打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