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过,因为他懂事听话智力健全,身上没有残疾,长得也板正,这种小孩儿在孤儿院还是很容易被带走的。那会儿严冬以为自己有家了,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对他很好,那是一对四十岁的夫妻,没有自己的孩子。
严冬发誓自己会当好他们的儿子,那时候严冬四岁,他不知道寄养和领养的区别。
寄养的时间到了,严冬被送回孤儿院。
严冬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又把他送回这里。他每天盼着,盼着爸爸妈妈再把他接回去,虽然现在还在孤儿院,可严冬知道他已经不属于这里了,他有家了。他也会哭也会闹,但哭和闹没有用,爸爸妈妈甚至都没有来看过他一眼。
于是严冬知道自己又一次被抛弃了,他便不再哭闹了。
后来老师跟他说,小六,寄养就是这样的,其实爸爸妈妈也很想你,但是他们不能再跟你见面了。他们体验过做父母,你也体验过了做孩子,可是我们小六是孤儿院里最好的孩子,会有人领养你的,到时候就真的有家了,好吗?
那时候严冬的名字是党小六。
果然有人要领养严冬,那对夫妻家庭条件很好,但是没有生育能力,由于做试管女性要承受太多痛苦,夫妻二人决定放弃试管,领养一个孩子,一眼就挑中了严冬。所有人都很开心,夫妻二人开心于他们即将有一个孩子,孤儿院开心于严冬即将有家。
但严冬拒绝了。
那时候的严冬痛恨“爸爸妈妈”这个词,他再也不想被抛弃了。
老师和院长都和严冬谈过话,那对夫妻也跟严冬见过面,试着让严冬相信他们,选择他们做自己的父母。严冬什么话都不信,冷漠地看着那些大人,到最后院长甚至生了气,说严冬太不懂事,这么好的机会,别的孩子想求都求不到。
严冬看着院长:“那就把机会让给他们。”
孤儿院不是乌托邦,严冬变成了一个刺头,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孩子,严冬拒绝被领养,那就意味着孤儿院得一直养着他到成年甚至可能更久。他沉默孤单地长大,从不交朋友,他过得越来越不好,越长大孤儿院的人越像看不见他一样。终于在某一天他跑出了孤儿院,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衣,差点冻死在街头。
刚捡到严冬的时候,叔叔阿姨以为严冬是哑巴,不会说话,夫妻两个又抱着严冬哭了许久,觉得他可怜。严冬始终没有被打动,冷漠到好像没有情绪,好像这两个大人并不是为了他而哭。
后来报警,警察查了失踪人口,没找到严冬的父母,接着对比福利机构,很快找到了严冬登记在孤儿院的信息。警察说需要把严冬送回孤儿院,叔叔阿姨看着严冬,严冬不动也不说话,表情都没有丁点变化。
叔叔阿姨请求给他们一天时间考虑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先把严冬带回家。
严冬总是没什么表情,也没有反应,他们怀疑严冬不光是哑巴,可能也听不见。两人当着严冬的面商量着。
“这孩子太可怜了,孤儿院那边没有报警,看来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不然孩子丢了早就报警了,这么冷的天,他只穿了那么一件衣服。”
“你得想清楚,他是聋哑人,我们当然可以收养他,但恐怕不轻松。”
“就是因为他是聋哑人,我真的不敢想,他这么多年都是怎么过来的?我在电视网络上看了很多可怜的孩子,却是第一次在生活里真的碰见,老公,我看不下去,他真的在我面前我真的看不下去,太可怜了,我们养了他吧。”
叔叔看了一眼严冬,严冬冷漠的样子让人心寒,他叹了口气:“你看他,我问你,如果你用心对他好了,但他就是捂不热,你会不会伤心?他已经七岁了,性格已经定型了。”
“我们备孕一年了也没有动静,说不定有个孩子,我们对他好,老天也能看见,知道我们是好父母,自己的孩子就能来了呢?”
“那你觉得他会是一个好哥哥吗,你想过这个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