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听他们这番话就放心了,随即摇头说:“老三说得对,宓小娘虽不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可对寻上门找麻烦的人从不心软,这里正……怕是收了好处被迷了眼,糊涂!”
吴老三又冷不丁的说:“老爷子不如跟我们一起去看看?你也是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有你在,万一情况不好,也有个说得上的人。”
刘爷子本是不想参与进这些麻烦事的,不过想想万一真闹大了,他的平稳日子也要过不下去,没考虑多久就应了吴老三的话,加入了进城的队伍里。
虽说永梦乡和北原城离得不近,但是北原城作为这附近乡村唯一的大城,永梦乡的百姓们来城里的次数不算少,对这座北城也很熟悉。
然而这趟入城却叫他们如在梦中,明明建筑和百姓都是一样的,却就是给他们一种完全和记忆中不同了的感觉。
胡雨燕的计划很直接,就是带着人去司夜府大门口闹。
她要闹大,要所有人都知道宓八月抢了她亲生孩子却不肯归还的恶毒行径,要宓八月陷入流言蜚语中,迫于乡里乡亲的压力,不得不把孩子还给自己。
这个办法在许多人看来相当蠢笨且粗俗,但是胡雨燕本人没有这个自觉,包括被她游说(贿赂)来的里正及村中长辈们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每回村里出了什么事都是这样处理的,道理什么的比不上人情。
只是以胡雨燕接受古板思维,始终没开窍的脑子,根本不明白如今司夜府在北原城百姓心中地位,也不明白裴延告诫过她不要招惹宓八月的话语代表什么。
司夜府周边已经成了北原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人流量一直很大。
他们这群一看就是外乡来人结队往大门前一站就惹来一群围观。
胡雨燕还在想人多好啊,下一秒就入戏往地上一坐开始哭嚎。
一开始围观的百姓们还以为她是来司夜府求助的,个别心软的妇人还想上前是询问安慰,结果一听……好家伙!这喊的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附近百姓们怒目瞪视,司夜府守门的门房也怒了,正准备喝止胡雨燕,却见周围百姓先有人忍不住上前,指着胡雨燕与她交锋起来。
“好一个满口喷粪的恶妇,分明是你自己先嫌儿弃子,现在还有脸来反咬宓大人一口!?”
“谁说我嫌弃自己的孩子了,明明是我刚生产身体不适晕了过去,醒来就发现孩子不见了,得知被送进司夜府,我想要回来却不归还!”
第176章 同乡人
“你休想骗人,但凡是真心要回自己孩子的司夜府就没拒不交人过,看你这刻薄长相,怕是看孩子在司夜府养好了,成了風鸣子的仙童才想要回去。”
不得不说这句话说到了胡雨燕的要害,她的确是听说了風鸣子的厉害,又吃过司夜府的丹药,得知丹药是風鸣子产出的,心思才活络了起来。
虽然依旧对记忆中那孩子的模样心有余悸,但是外人都说那孩子成了神仙座下的仙童。更重要的是因为这孩子的原因,她已经和丈夫生分了——本来孩子的消息瞒得好好的,丈夫只知她流产了,是她自己一不小心说漏嘴,丈夫得知她把仙童丢了后勃然大怒,骂她是毒妇蠢妇,甚至还扬言要休了她。
胡雨燕吓得不行,急中生智的想出让家乡里正给自己讨公道的办法。
她倒是让让裴府尹帮忙,可裴府尹一听她想去要孩子便将她关了。
也是被关的这段时间让胡雨燕错过了北原城这段时间的变化,也错过了灵犀花雨的开灵通窍,成为北原城少有的普通人之一。
之后好不容易跑出来也自我封闭的不愿意相信北原城百姓说的神迹。
现在被人指着鼻子骂,胡雨燕倍觉委屈,哭喊着咬定一点,“那是我的孩子,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无论她变成什么样,我都是她的母亲,母亲要回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司夜府凭什么不还?凭什么?”
无论周围百姓怎么说蛛祸,怎么指责她自己抛弃的孩子,胡雨燕一概不理,撒泼的哭喊,引来更多的人,并不断给里正使眼色。
一起来的胡家人先反应过来,陪着她一起哭一起骂。
永梦乡的里正等人已经被周围北原城百姓们的讨伐声弄懵了。
他们只是来帮胡娘子要回孩子的,怎么还扯到什么蛛祸?神啊?仙童?神药?
倘若是一个人这样说,里正还能不当一回事,可现在所有城里人都这样说,那就不能不重视了。
“衙役来了,衙役来了。”
没等里正等人想明白,周围百姓中有人喊。
乡里乡亲转头,果然看见身穿府衙役服的佩刀人员朝这边赶来。
北原城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声。
“这些人胡言乱语,污人清白,大人们快把他们抓起来!”
“闹事闹到司夜府门前真是大胆,宓大人多好的一个人,也是你们可以污蔑的,我呸!”
“抓起来,抓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