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啥,我这还买的不是最好的,还有九千一万多的,我没舍得买,买个中不溜的,应该够用了。”苏建国感慨的说道。
“妈呀,这么贵呢,不当吃不当喝的,我买房子一平方才多少钱。”
“那能比吗,这都是高科技。”苏建国边说着边开始给李春兰捏肩,讨好的问道。
“老婆,这买电脑的钱能报销不?”
“哼哼!不能,从你零花钱里扣。”说着就把炒好的菜端出厨房。
“晓晓,吃饭了,吃完再研究吧!”
日子在平静中流淌,像一条逐渐愈合的溪流,虽然水下或许还有暗礁,但表面已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安宁。
苏晓严格按照计划学习、休息、接受心理治疗。
电脑成了她得力的助手,帮助她查漏查漏补缺。
期间她加了王圆圆他们几个的qq号,后来才知道班级还有一个qq群,里面都是家里有电脑有qq的同学。
苏晓加入进去后,在群里被大家关心了一波,后a就靠着群里的消息,了解学校相关的信息和一些八卦趣事。
期末考试结束后不久,王圆圆就骑着自行车,兴冲冲地给苏晓送来了各科的期末试卷。
“晓晓!老师让我给你的!还说让你别有压力,就当平时练习做做就好。”
王圆圆把厚厚的试卷递过来,看着苏晓气色比之前好了很多,心里也高兴。
“谢谢圆圆,还麻烦你跑一趟。”
“这有啥!对了,答案也在这里面,老师说你做完自己对着批改一下就行,有啥不懂的随时打电话问我或者孙悦!”
送走王圆圆,苏晓就给自己设置了严格的考试时间,像在学校一样,一门一门地完成试卷。
虽然是在家里,但她态度认真,完全模拟考场环境。做完后,又对照参考答案仔细批改。
看着最终的成绩,苏晓松了一口气。总分甚至比月考还有提升。
这个结果让她安心了不少,证明她没有因为变故而落下学业。
暑假正式开始了。
之前苏晓出事时,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们就心急如焚地要过来,都被李春兰硬拦下了,怕人多嘴杂反而影响女儿休息。
现在放暑假了,老人们再也等不及,李大哥李栋梁和李小弟李国才两家人约好了时间,带着孩子们,浩浩荡荡地来了市里。
家里一下子变得异常热闹。李母拉着苏晓的手,上下打量,眼圈红红地说,
“瘦了,瘦了,遭了大罪了…” 李大嫂和靳丽丽也围着李春兰,七嘴八舌地询问当时的情况,唏嘘不已。
为了不让气氛一直沉浸在过去的阴影里,李春兰和苏建国提议带大家去市里及周边新开发的景点玩一玩。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一行人去了公园划船,去了新开的博物馆,还爬了市郊一座不高但风景不错的山。
苏晓的任务很明确——陪好小雨和两个表弟壮壮、磊磊。
大人们私下里也给几个小孩子下了“死命令”,三个小家伙简直成了苏晓的专属开心果+跟屁虫。
“姐姐姐姐!你看那个船像不像鸭子!”
“姐姐!这个化石好大啊!它以前吃什么?”
“姐姐!我们比赛爬山吧!我肯定比你快!”
“姐姐,这个冰激凌可好吃了,你尝尝!”
孩子们叽叽喳喳,充满童真的话语和旺盛的精力包围着苏晓。
她需要时刻回应他们的好奇,照顾他们的安全,陪他们玩闹,几乎没有任何独处的时间,自然也挤占了胡思乱想的空间。
白天玩得筋疲力尽,晚上回到家,常常是倒头就睡,连梦都变得少了些。
李春兰看着女儿被孩子们缠着,脸上偶尔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心里既欣慰又酸楚。
她知道,这是家人用最笨拙也最温暖的方式在帮她疗伤。
几天的游玩下来,大人们累得够呛,孩子们却依然精力充沛。
分别的时候,磊磊拉着苏晓的手舍不得放:“姐姐,你和小雨什么时候来县城看我呀?” 壮壮也嚷嚷着:“姐姐下次还要带我们玩!”
送走了热闹的亲戚家,家里又重新安静下来。
但经过这几天的喧闹和陪伴,那份安静似乎不再那么令人窒息,反而多了一份温馨的回味。
暑假还剩下一大半,苏晓的心态已经平稳了许多。
剩下的日子依旧是稳定的每天学习,散步,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