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阿父迅速下跌的民心,就知道黔首们也看不下去。
【秦念:而第二次污蔑韩信谋反,更是招笑。】
第41章
刘彻欲要为高祖辩言, 但张了张嘴还是闭上了。
韩信如果要反,何必等到被软禁之时?
【秦念:史书记载陈豨被任命为代丞相,向韩信辞行, 然后韩信拉着他的手怂恿他谋反。】
这话连小刘恒都知道是假的。
他只见了义父这一次,只看义父对待樊哙的态度,就知道他绝对不可能看得起陈豨。
更别说拉着陈豨的手怂恿他谋反。
韩信此时却没有先前那般愤怒。
他终于看清了刘邦的面目。
此前是不甘心,不甘他的忠诚与信任被刘邦辜负。
他的怨恨,也是来源于过往的君臣相得。
可此刻他才发现,君臣相得或许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唯有知遇之恩为真。
【秦念:陈豨是什么东西?勾结匈奴劫掠边民的人渣,你将韩信与他并论?】
【刘邦:……】
秦念不信韩信谋反还有一个理由。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就是说刘邦去平陈豨之乱时想带上韩信, 韩信为了在长安谋反策应陈豨, 故意称病不去。
但是——
刘邦被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的时候, 吕雉都不敢把韩信放出长安。
怎么平陈豨之乱,刘邦就敢起用韩信了?
【秦念:谋反的方式,是韩信与家臣密谋,准备趁夜假传诏书放出罪犯奴隶, 组织他们去袭杀吕雉和刘盈?这么草率的谋反计划, 会是熟知兵法的韩信想出来的主意?】
韩信只觉可笑。
他被软禁在长安, 侯府之外的卫士都是刘邦刻意安排,用于监视他的出行。
侯府内的侍从也是刘邦的人,监视他的言行举止。
家臣?
他独自被擒来长安,哪来的家臣?
………
秦念认为的草率,指的是诏书没那么好伪造, 二则罪犯奴隶手里没有兵器。
就是刘据造反, 也得卫子夫“出武库兵”。
军械、军卒, 二者缺一不可。
韩信只要不是疯了,就不会想着带手无寸铁的罪犯去攻打皇宫。
【秦念:密谋还被家臣举报,这么巧合又草率的吗?随后萧何将韩信骗进长乐宫,吕雉派人将他斩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