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一张纸来,交到了旁边的赵厅长手里。
“老赵,这些呢就是我统计的十个山头的普洱茶,分别是老班章、易武、曼松、那卡、布朗、麻黑、刮风寨、弯弓、昔归、冰岛。
这里有一部分是在孟海县,还有另外一些就在旁边各个县里,反正距离都不是太远。找到这几个寨子,就能找到这几座山头的普洱茶,这个很关键。
另外,这是一张新的制茶方法,你们完全按我上面写着的方法去炮制普洱茶,这个同样很关键,现在的你们的生普洱茶制法,一般人喝不惯的。”
普洱茶分为生普洱和熟普洱。
熟普洱要等到七十年代才被发明出来并且推广,也就成了茶客们常喝的那种口味。
熟普洱在生普洱的基础上增加了渥堆酦酵这个重要步骤。
渥堆发酵是把晒青毛茶堆积在一起,洒水后用麻布捂起来,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
这个发酵过程时间较长,通常需要40到60天。
渥堆发酵完成后,再经过干燥、压制等工序,就成为了熟普洱茶。
赵厅长把新的制茶方法交到了旁边的玉县长手里,玉县长和月乡长,茶叶厂的工作人员商量了下,点头道:
“林专员,你这个方法不难,就是借鉴了红茶的制作工艺,我们可以做到。”
林三七多问了一句:“现在普洱茶是有包装纸的吧?”
一个茶叶厂的工作人员递过来几张纸,这些油纸上面用最低级的方法印刷有商品名之类的。
林三七点点头:
“包装纸不要换,仍然采用这种纸张和印刷,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更新更好的包装,我要的就是原汁原味。
到时每一座山头的普洱茶,都要在包装纸上标明产地和品种,然后一个茶饼重量固定在375克。”
有一个县干部这时候提醒道:
“林专员,有些寨子的普洱茶是用棕叶包装的,他们连油纸都买不起,这种包装是否需要更换?”
林三七赶紧摆手:“不用不用,原来用什么包装,你们给我的时候也要用什么包装,一定要记住原汁原味。”
众人已经对林三七奇奇怪怪的要求见怪不怪了,于是纷纷用笔记录下来。
“那么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咱们先不说别的,就说班章村,现在有多少普洱茶叶存货?另外每年能给我多少产量?”
依恩村长一阵激动,但还是老实回道:
“如果您要一芽两叶这种级别的古树茶叶,我们村五个寨子加起来,一年能提供大约3吨左右。至于陈年普洱茶就更多了,具体数量我们都不清楚。”
这个数字比林三七想得要少,但他也可以理解,毕竟物以稀为贵。
正因为一芽两叶的普洱茶太稀少,所以才显得珍贵,一斤都炒到几十万了。
3吨的数量,已经是古茶园保存完好的前提下。如果是几十年后,有个一吨就了不起了。
林三七也不贪多,一叶两叶的顶级老班章古茶树普洱茶,就算便宜点卖,10万元一公斤好了,一吨就可以给他带来50亿的收入。
三吨,那就是150亿。
如果算上其他九种顶级普洱茶,就算卖不到这么贵,但加起来也有千亿产值。
就是不知道这样一砸盘,会不会把另一个时空的普洱茶给砸崩盘了?
不过林三七也无所谓,反正炒作嘛总有退潮的时候,他赚的是快钱,有钱赚就赚钱,没钱赚就拉倒。
只要他的主业人参虫草不倒就行,其他都是顺带赚的外快。
赵厅长这时候有些心急,又有些不好意思问道:
“那小林啊,你准备用什么样的价格转换盘尼西林?”
林三七反问道:“你们只要盘尼西林?不要粮食或者现金之类的?”
赵厅长赶紧摇头,笑话,粮食虽然好,但哪有盘尼西林好?
最简单的换算好了,他们云楠只要有盘尼西林,随时都可以从邻省或者邻国换取粮食,反过来,用粮食不一定换得到盘尼西林。
至于现金那就更不要了,买不来东西的现金,跟废纸也没多大区别。
“小林,今年我们只要盘尼西林,当然明年我们可以跟你换其他药品。”
林三七看云楠方面的态度如此坚决、如此诚恳,也不好意思杀价太厉害,于是直接给了一个“天价”。
“这样吧,一吨普洱茶叶,我给你们50万瓶盘尼西林,像班章村3吨茶叶,我给你们150万瓶80万单位的盘尼西林,赵厅长,你还满意不?”
赵厅长一听,整个人都跳起来了:
“真的?一吨换50万瓶?”
“真的!”
林三七说完,脸都红了,一瓶青霉素,自家的南方药厂成本价3毛,150万瓶也就是75万人民币的总成本。
但是却可以换回来价值150亿元的普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