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台机床我包了,哪怕是你们几十年前的老机床也要,一下子就给你们来个清仓大处理,也减轻了你们奉天机床的负担不是?”
岭南堂这边所有谈判人员全部都惊讶看着自家老板,心想这老板疯了?难道岭南堂要改行进入机械行业了?
只有尹涟漪已经开始见怪不怪了,反正她现在已经有底了,自己男朋友兼老板做任何看似不着调的事情,最后都能换回来大量宝贵物资。
岭南堂不就是靠着这些珍贵的物资发家的嘛,比如什么药材、玉石、陈皮、茶叶等等。
反而制药主业没有赚过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蔡建中心中狂喜,如果所有库存机床一举清仓,全部卖掉,那可是他的大政绩了。
有了这个政绩,他再搞搞活动,就可以顺利从奉天机床这个大泥潭里脱身了。
所以蔡建中心中打定主意,只要岭南堂的要求不过份,他都可以答应,反正公司亏钱,又不是他个人亏钱。
“林董,我心中非常高兴,我们奉天机床没有问题,绝对以最优惠的价格将所有机床提供给你们。”
林三七喝了一口小秘书递过来的水,狮子大开口道:
“蔡总,我刚刚看到你们把历年淘汰的落后生产线都堆在仓库里,所以我额外的要求,就是我在买下所有机床的同时,你们能不能把淘汰的机床都转让给我。”
蔡建中和几个高官互相看了一眼,之前他们已经商量过这事,有共识:
“可以,林董你要我们的旧生产线,说实施我们的确也是当报废物资堆在那儿,价值不大。甚至如果岭南堂有需求,我们也可以派工程师帮你们重新组装。
但是我要提醒林董一点,机床制造是个很复杂的专业,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特种钢材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那些刀头钻头之类,那都需要最顶级的金属合金钢。
所以林董在采购我们生产线的同时,后续的特种钢生产、电脑编程、工业芯片也要跟上。
哪怕要合作,也要提前找好供应商,否则材料不行,机床质量就不行,当年我们奉天机床是吃过大亏的。”
林三七点点头,赶紧在笔记上记下了这一点。
然后又有些头痛。
心想自己如果想要兴建一个机床厂,那就要建设配套的钢材厂,还有电子厂,还要有懂得编程的计算机中心。
另外,还要成立资料中心,因为所有加工的零部件都要详细的参数。
这个可不能马虎,稍微有一点差错,那就成了报废件,1962年的国家可经不起这种损失。
任重而道远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第585章 注定要巨亏项目
会议休息进入茶歇时间。
奉天机床是国企,国企就有国企的一套动营模式,比如谈判过程必须要集体参与,保证公平合理。
谈判结束,结果要上报上级批准,企业自己说了不算。
所以蔡建中、王勇等企业高管们马上就到了隔壁小房间里进行商讨。
蔡建中看向了技术中心负责人李国良。
“老李,岭南堂提出要打包我们所有机床,以及购买我们生产线你怎么看?”
李国良推了推眼镜,随后兴奋地击了击掌:
“蔡总,这是好事啊,咱们奉天机床当年也是辉煌过的,现在落入寸步难行,因为什么?并不是我们的技术落后,而是我们之前的库存太大了。
库存大,机床卖不出去,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资金,让我们没有办法研发新机床,这样长时间下去,我们与国内外同行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屋里的高管们都是微微点头。
两千多台机床卖不出去,这就是企业最沉重的包袱,这个包袱一天不解决,奉天机床就一天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和支持。
上级也在防呀,本来财政就困难,如果奉天机床是个无底洞,那上级也不会无限制往里投钱。
一个企业如果得不到上级拨款,又没办法拿到银行融资,没了资金链,这样的企业不死谁死?
所以想要得到上级和银行的支持,将两千多台机床清空这是重中之重。
而且还不能贱卖,贱卖就是国有资产流失,这个罪过可就大了,搞不好是要坐牢的,这也是奉天机床领导层宁可机器在仓库里烂掉也不敢便宜卖的原因。
李国良继续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所以机床我们肯定要卖,但是怎么卖,我们可以分两步,一个是最新型的机床只能走市场价,顶多打个小小折扣,这个是原则我们要守住。
但那些老机床,我刚刚看了清单,10年,20年前的机床,这批机床早就过时,在市场上是肯定销不掉的,我们可以打个巨大的折扣,显示我们的诚意。”
蔡建中和王勇互相看了一眼:
“老王,你觉得这个价格提议怎么样?”
王副总沉吟一下,说出自己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