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抚琴就少不得替自家主子物色人选,类似取茶叶这样的活儿就是契机。
她和彩云便这么熟悉了。
明面上彩云没表现出自己的立场,但私下里她早是曹良媛一派的人了。
如此过了两年,太子即将大婚。
东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宫人调配,彩云被稀里糊涂分到了香叶轩做二等宫女。
之后彩云暗地里和沁芳居一直有保持联系,算是曹良媛在香叶轩的眼线。
眼线什么的抚琴当然不可能说,她只说了自己和彩云是怎么认识的。
关于彩云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
抚琴表示不知,只猜测是彩云见事情败露太害怕了,畏罪自尽什么的。
彩云也的确是自尽的。
在后罩房拿一根绳子结果了自己。
抚琴坚决声称此事是她背着曹良媛犯下的,曹良媛表现的也是这个意思。
但其实事情发展成这样,大伙儿都知晓这事必然和曹良媛脱不了干系。
奈何抚琴咬死了不招。
她是曹良媛的心腹丫鬟。
曹良媛有事自然是直接同她交代,她咬死不指认是曹良媛指使的她。
便没有直接性证据证明是曹良媛指使,既如此,便不能直接给曹良媛定罪。
这样的事宫里宫外皆是如此,但凡一桩案子里有人咬死了要主动顶罪。
被顶罪的人也声称此事是这人干的,再加之找不出证据推翻此二人的说法。
那么即便审案的人心里门儿清,也不能随便拿人,更不能直接处置了人。
退一万步就算证实了此事乃曹良媛所为,这其中也会牵扯到对各方面的衡量。
是时哪怕太子想还槛儿一个真正的公道,也不可能直接对曹良媛喊打喊杀。
皇帝尚且要权衡利弊,遑论太子。
骆峋对此自是再清楚不过,他之所以会在关键时候牵扯出曹良媛。
一则不想让槛儿不清不楚地吃这么个闷亏,二则也该警告警告曹良媛。
金承徽见抚琴认了罪,顿时理直气壮,完全摆出了一副受害者的姿态。
说抚琴这个贱婢害她。
骂抚琴和彩云狗奴才,又骂曹良媛肯定是主使,最后说自己是受人蒙蔽云云。
虽说曹良媛是主使的话没骂错,可惜她也没证据,加上她说自己受人蒙蔽。
也就是认了自己的罪行。
至此,今晚的这桩事到这儿便真的结束了。
诚如槛儿所料。
太子没有当众下令处置金承徽,只言简意赅列举了其数条罪状之后,着人封住她的嘴暂行押回香叶轩。
而金承徽被押走时,看槛儿的眼神近乎狰狞扭曲,眼里满是阴森森的恨意。
似是恨不得吃了槛儿的肉喝了槛儿的血,就像是槛儿做了多十恶不赦的事。
槛儿和她对视,眼底无悲无喜。
抚琴诬告太子侍妾谋陷皇嗣,伪造丑闻亵渎皇权,祸乱宫廷,按理该下诏狱。
但东宫要瞒下这件事,人就不能往诏狱送,太子下令将人送去了内仆局。
内仆局掌管东宫车马仪,暗地里实则就是处置东宫这些犯事宫人的。
具体如何处置,就不得而知了。
紫苏、白菘、芳莲、翠萍以及其他几个涉事宫人也都被送去了内仆局。
肯定不会全部赐死。
只能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曹良媛有抚琴替其顶罪,又没有实质性证据证明她是此事的幕后主使。
勉强算得上全身而退吧。
她面子功夫也做得足,当着太子和太子妃的面郑重其事地行跪拜大礼。
直言此事乃她驭下无方所致,委实无颜面见太子、太子妃与宋昭训。
愿自请禁足,闭门思过。
太子如何作想,槛儿具体不知。
反正他准了曹良媛的请求。
同时将沁芳居的宫人削减至了九品奉仪的数量,削减后的宫人一律重换,且之后严禁沁芳居宫人自由出入。
曹良媛的日常饮食与换洗,皆由太子妃指派专人配送,不得有违。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降位。
罪名就是驭下无方,失察失管。
也是太子表明他知道曹良媛与今晚的事脱不了干系,所以此举意为警告。
至于接下来曹良媛的日常待遇是否有变,则由郑明芷这个太子妃来管。
从嘉荣堂出来,已是寅时。
再过半个多时辰太子便要去工部上值。
空气中的霜意更甚,月亮已然西沉。
鞋底踩在尚未清扫的青石板路面,落叶窸窸窣窣之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明显。
槛儿看着太子伟岸的背影,想到他回马一枪杀了曹良媛一个措手不及。
说实话,槛儿意外又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