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慢吞吞地穿上鞋袜,准备出门觅食。
先前在俄罗斯购买的御寒服饰不能在埃及穿戴,所以海源北斗此行的目的还包括:为自己购买一些适合当地穿的衣服。
洞洞鞋,来一双。
离开酒店的不久以后,海源北斗的目光已经被牢牢吸附到了路边的洞洞鞋摊位上。越看越觉得运动鞋好难受……
下一秒,海源北斗换上了洞洞鞋。
他继续向着集市走去。
与当地人不同的相貌和打扮,让海源北斗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问候,像是有偿导游,有偿拉车之类的服务。
海源北斗通通回绝了。
来自华国人骨子里的警惕告诉他:这些人大概率都想把他当肥羊宰,或者就是看他独身一人,想要黑吃黑。
数次拒绝后,已经很少有人向海源北斗搭话了。
他们已经知道自己不能从这位年轻的亚洲人身上榨取利益,有些人甚至下意识地感慨了一句“您的英语很不错。”
海源北斗对此回答:“我可是在伦敦住了很长时间的。”
虽然不是这个世界的英国,但海源北斗对英国的印象分很好。他在伦敦遇见过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尽管他们再遇的可能几乎为0。
等到海源北斗走出一段距离后,他看见了几只驮着物资的骆驼。它们慢吞吞地走在泥土路上,跟着戴头巾的商人向集市走去。
泥土地逐渐被石砖覆盖。
两座用石块砌成的圆顶宝塔出现在了海源北斗的面前。他远远望了一眼,随后跟随密集的人流向露天集市走去。
露天集市四处弥漫着香气扑鼻的香料味,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玩意。
当海源北斗走进石桥底时,他感觉自己犹如穿越了千年的光阴,一脚掉进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书里。
色彩斑斓的玻璃灯、光彩夺目的金银器、栩栩如生的石像,还有浸满鼻尖的香料……哈利利市集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展示出了阿拉伯文化的盛宴。
“看上去挺贵的……”海源北斗暗自嘟囔。
华国有句俗话道:旅游景点的商品往往是最贵的。而且也和他想买衣服的诉求错开了,海源北斗并不打算提前买当地特产。
不过香料挺好闻的,来一个。
海源北斗先是暗自观察了其他旅客的购买流程,随后佯装强势地去和香料店老板砍价去了。
好久都没有砍价了,怂。
本着“实在不行就不买”的心理准备,海源北斗成功砍下三分之二的价格。他无奈地想到:哈利利市集的价格注水注得太过分了吧……
离开集市的他选择叫了一辆出租车。
经过先前的出租车报价,海源北斗大致摸清了当地的出租车市场情况。他在给司机描述了一遍自己的诉求,随后就坐上了出租车。
司机小哥面容憨厚。
他在路上给海源北斗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开罗必去的打卡点,顺带吐槽了自己的无良同行们。
海源北斗听得一愣一愣的。
随即反应过来的海源北斗秒懂自己的处境,立即开始打听当地的情况。出门在外的旅者如果连这点眼力见都做不到,就等着被坑钱吧。
下车时,海源北斗给了对方一大笔小费。
什么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就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愿司机小哥以后遇见和他相同面孔的亚洲人时,多多提醒几句。
他能为同胞们做的事情只有这些了。
哦,不过得会阿拉伯语才行。海源北斗后知后觉地想:司机小哥不会说英语,但怎么没人夸他一句阿拉伯语好呢?
极少用阿拉伯语的海源北斗开始怀疑人生。
海源北斗有理由怀疑先前遇见的开罗司机无缘无故夸他英语好,是因为他的阿拉伯语实在是太烂了。
烂的程度应该和“外国人开口自带东北口音”差不多。
晚上8点,海源北斗终于抵达开罗的服饰街。他想:找个导游带路还是有用的。走错路的话,会平白无故地浪费很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