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魅罗 第96节(3 / 3)

王原先拟定的楚王封地更好。同时令昆州王杜若晋进京辅政。

意味着,杜若晋将从藩王转身变为执掌天下权柄的两人之一。

不仅他本人,就是他的随从,也将变得举足轻重,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尉戈先温言宽抚舒轩,让他好生休息。

议事厅内随即陷入诡异安静的气氛中。

良久,还是尉戈先开口,“两位先生如何看?”

罗子茂与袁恪同时起身,躬身道:“恭喜王爷。”

尉戈笑着摆摆手,“两位是我贴心之人,客套话可就不必说了。福祸相依,高兴之余不该忘却警惕。”

罗子茂道:“王爷稳健胜过我等许多。此事当然是大善,但其中隐藏的危机也必须重视,不然失权失势还是轻的,性命也难得保全。”

从古至今,幕僚某事一向希望夸大其词,动不动就要搬出“恐有性命之虞”的话语,尉戈已习以为常,幸而他生性开明自知有许多不足,乐于听取他人意见。便顺从罗子茂的话问道:“还请先生详说。”

第162章

罗子茂道:“密旨是德王的授意,却并非宗室中人传达,也非德王随从送来,由此可见,德王虽有嗣皇帝之名,却已经失去宗室支持。郑氏宗亲为何会无故放弃下一任帝王,唯一的可能,就是德王的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可谓是糟糕至极。才使宗亲放弃了他。”

京城已经封锁消息许久,只有极少途径才泄露一二,罗子茂由密旨信息推断出的内容,基本已与事实相差无几。

由一叶而知秋,罗子茂才智的确非同一般。

“德王密旨看似只有一条,其实有两条内容,一则,封安阳郡王为赵王,二则,让王爷去京城辅政。两者合一,其实最终意图,是为平衡左右,安稳世子的皇位。”

尉戈也明白这其中的玄妙,感慨道:“稚龄童子,却已经肩负家国之责。”

袁恪道:“安阳郡王身后有宗室支持,久居京城,经营多年,天时地利人和占据其二。德王虽有嗣皇帝之名,实际上却只剩名号并无实权,可以说是天地人三者一个也不占。德王若是什么也不做,世子即位后,安阳郡王摄政,实则已有皇帝之实,不知何时恐怕就要改天换地。留给德王选择不多,要与占据地利人和的安阳君王抗衡的,放眼天下,也只有手握精兵的王爷您了。如此,天时这一环,此时已经落在王爷身上。”

尉戈叹道,“让我去与安阳郡王争,无疑是将我架在火上烤。”

袁恪与罗子茂对视一眼。

罗子茂道:“殿下形容的极是,接下密旨,就如同火中取栗一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