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堂堂一个京兆府尹,又不是她谢氏药庄的管事的,她修个园子用东用西你也来找朕禀告,你是一天天闲的没事,都没有其他公事的吗!”
宋熙然毕恭毕敬地捡起地上的图纸,被宏宇帝骂得抬不起头,诚惶诚恐地离开。
刚一回到京兆府,他就吩咐随从赵武去谢氏药庄报信,然后马上传令司士参军曹亮,把物资清单交给他去采买,并让他派工匠去协助谢湘江。
宋熙然已然依照约定,用京兆府的名义广发英雄帖,诚邀天下奇巧工匠共建园林。加上谢氏药庄里的学堂会开办各种杂学,只要有真功夫,甚至可以开宗立派传道授业,一时之间这诚邀天下豪杰的英雄帖,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开始飞向大江南北。
但是前来赴会的人来不了那么快,倒是宋熙然先让贴身随从赵武传了信儿,又让司士参军曹亮先是派了一批工匠过来,说是为园林修建开始一些基础工作。
谢湘江将人收下了,然后开始兴师动众地出钱,在京城中请百姓出工,先挖各种管道。
没错,她要引京郊伊河的水进谢氏药庄,她要建的客栈、各种铺子,加之她的院子用的是一个小型城市的布局。
为此,她去找苏枭。毕竟苏枭是在谢氏药庄有房产的人,他是沿用过去的还是用新的布局,得征得人家的同意。
苏枭认真听了她的话,思索了半晌问道:“你是说,整个谢氏药庄,有一个入水的管道,通过对河水的净化处理,通到四通八达的各个商铺、客栈、包括你我的房子。而出水管道有两种,日常的用水和雨季排水可以再循环流回伊河,而茅厕和厨房用水可以流入化粪池,用来积肥,甚至可以用一些方法处理,用来灌溉农田?”
谢湘江点点头。这人果然是学霸,条分缕析一说就明白。
苏枭道:“不做管道改造,做出来的建筑和图景更符合大家的认知,做新的改造,反而面临失败的风险,甚至引起别人的争议诋毁。你为何非要这么做?”
谢湘江用的是在宋熙然那里完全不同的说辞,她说:“因为我没有把握,谢氏药庄离京城偏远,即便有车辆往来,但是怎么就能吸引人来谢氏药庄住宿购物?有极好景致的时候便也罢了,可植物蓊蓊郁郁鲜艳明媚能有几时,要想有延绵不断的客流,就必须给顾客一种非来不可的理由。而这种新式的管道布局建筑群,生活中的便利与全新体验,就是再好不过的理由!”
苏枭道:“这般工程修建,劳力伤财,是不是真有你所说的那样能引来延绵不断地客流尚是两可,你确定要这么做?你的宋大人同意吗?”
你的宋大人。可谢湘江丝毫没有留意到苏枭话里的阴阳怪气,她非常肯定地道:“他同意了!他说陛下都说了,随便我折腾,不理会的!”
见她答得那叫一理直气壮,苏枭便笑了:“好。那我也听你的,用你的管道。”
谢湘江于是笑得眉眼弯弯一脸明媚:“苏先生您放心,我肯定不会让您后悔的!”
谢湘江走后,苏枭倚靠在长椅上,拧眉沉思半晌没有声息。一旁的药伯有些担心,也不解,他试探地道:“少爷,可是谢姑娘此举,有什么不妥?”
苏枭没说话,却叹了口气。
药伯的心便提了起来,问道:“少爷?”
苏枭看了他一眼,问他:“你说,是什么样的人,能谙熟工程水利种种修建、开合、防水引流的路子,还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
药伯听了这话,心便也不受控制地跳了起来。无他,任何一种谙熟水利的人,都不该是一个先养在深闺后困在后宅的年轻女子的身份。
这谢姑娘有诡异!
苏枭强制压抑着自己的冲动,却是无奈地苦笑了一声,幽幽地对着自己的心腹管家道:“我有时候真想,把她抓过来,好好地拷问一番。”
这个,药伯偷偷地缩了缩头,不敢搭话,甚至觉得这话也不是他应该听的。不料,苏枭随后就来了一个更狠的补刀:“若大周当真是容不下她,不若,我们就将她带走了吧!”
正在躬身为他收拾茶具的药伯一失手就泼了茶!
第73章 卖茶(1)
转眼半月已过,谢氏药庄的管道挖掘工程进行的如火如荼。
说来这半个月天气并不算好,时雨时晴,但谢氏药庄因为待遇优厚,不但给的工钱是京城最高的水准,还管食宿,一日三餐有菜有肉有饼有汤。
而且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又因为柳朗在侧,他带着工匠反复校验,提前将一应的线路、管道的深浅宽窄计算得精准异常;谢湘江提前将每部分的工程都做好预算,将工人分成三队分段施工,从卯时初到亥时末,工人每天工作四、五个时辰,三班倒换不间断;加之每一班都有萧九手下的弟兄们连送汤水带帮忙带监工记工分,是以每一个出工的人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没有丝毫的浪费闲置。
又因为谢氏药庄说来方圆二三十里,但大部分是风景区,真正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并不很大。所以虽然繁复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