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贺听后不禁感到十分诧异,因为据他所知,从未有哪位举子会携带家眷一同前去参加科举考试。
且从他们临阳县出发,一路颠簸劳累大半个月才能到京城,路上的诸多不便不说,而且初至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他担心阿桃会因环境变化而难以适应。
起初,他只当他娘随口一说,并未在意,没想到阿桃竟然上了心。
齐贺沉默,他在想该怎么跟苏桃说。
沉默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此去京都路途遥远,途中难免奔波劳累,甚是辛苦。以我之见,阿桃还是留在家中静候我的佳音更为妥当。”
然而,苏桃却眨着一双灵动的眼睛,满怀深情地凝视着齐贺,语气坚定地回他:“与相公共赴京都,我并不觉得辛苦。只要能陪伴在相公身边,不论身在何处,哪怕身居茅屋吃糠咽菜,阿桃心里都甜似蜜糖。”
苏桃怕齐贺不应,紧跟着又说:“我去了,可以帮相公烧饭端茶递水,相公只需安心备考即可。”
苏桃举起手臂,攥紧拳头晃了晃,自信地对齐贺说:“我还可以保障相公路上的安全。”
齐贺猛然被她逗笑了。
举子进京可以申请官府驿站的马车,路上也没有人会对他们不利。
既然家人都比较担心的话,让苏桃跟着也不是不可以。
阿桃手中有银两,他们暂时不用为盘缠发愁,不管考得如何,让阿桃出去见见世面也行。
于是他笑着说:“好,那就劳烦阿桃跟着过去照顾为夫一二。”
苏桃见齐贺同同意了,她心中欣喜,背书练字也更加用心。
出门在外,识字很重要。
苏桃偷偷地跟赵氏说,五郎同意她跟着去京都。赵氏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时间一瞬而过,转眼进入十一月,天气那个冷啊,一出门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
苏桃穿着厚厚地夹袄也不愿意出门。
“阿姐,阿姐,新娘子马上就到家了,咱们快去看。”
云姐儿里面穿着一件兔子皮做的贴身小短袄,下面穿了一件兔子皮做的小裤子,她倒是不嫌冷,一大早就跑去齐三郎家看热闹。
苏桃还是个刚嫁过来没有一年的新媳妇,在这种成亲的场合,村里的婶子们总会拿她们这些小媳妇打趣,她不愿意出去。
奈何云姐儿兴奋,非得拉着苏桃出去看。
她们过去的时候,花轿已经停在了齐三郎家大门口,旁边围了一圈看热闹的,撒谷豆的一出来,小孩子们就一窝蜂似的过去疯抢。
云姐儿也笑嘻嘻地捡了几颗红枣子。
齐三郎穿着一身红色的喜服,咧着嘴笑得开心,他轻踢轿门,拉着红绸把杏儿引了出来。
大家跟着去了正堂去看拜堂,而后跟着去了喜房。
喜房里媳妇孩子站得满满当当,等着齐三郎掀盖头看新娘子。
齐三郎拿秤杆掀了盖头,苏桃看到杏儿羞怯的不敢看众人,只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脸红得像天边的火烧云。
苏桃见了不由得跟着大家笑了,她看着杏儿好像看到了岁节后成亲那会儿的自己。
吃席的时候,苏桃跟着几个嫂子还有二丫,云姐儿坐在一起,刚吃了没有几口,二丫就偷偷地跑去了灶房。
苏桃抿着嘴笑,一定是齐三郎安排二丫给杏儿送饭去了。
云姐儿不见了二丫,仰头问苏桃:“二丫姐姐去哪了?”
苏桃没有答云姐儿,抬手给她夹了一块鸡肉,她就忘了二丫,埋头啃鸡肉去了。
吃过席苏桃带着云姐儿回了家,齐老二,赵氏还有齐贺忙到天黑才回来。
中午吃席吃到很晚,晚上苏桃简单做了一点野菜汤。
一家人围着饭桌每人喝了一碗汤,热热乎乎地洗漱过后就睡下了。
躺在床上,苏桃侧躺着跟齐贺聊天。
苏桃笑:“吃席的时候,二丫刚吃两口就跑去了灶房。”
齐贺原本仰躺着,听苏桃这样说,他也转过身侧躺着,望着苏桃笑意盈盈,拉着长音嗯了一声。
“三哥让二丫给三嫂送饭去了吧?”苏桃忍不住笑得开怀,齐家郎君都挺细心的,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齐贺伸手把苏桃搂进怀里,柔声道:“谁家小娘子谁疼。”
自己成亲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成亲那一日可以说是在紧张慌乱中度过的。
看了一遍别人成亲才知道,原来那天是这样的啊!
苏桃心中想着,不自觉就跟着齐贺说了出来。
齐贺听了心中微动,他轻轻松开苏桃,亲了亲她的脸颊,眼神变得深邃,哑着声音,道:“那咱们把最后的洞房花烛也再回味一遍吧。”
谁跟他说这个了?苏桃羞得不行,又把脸埋进了齐贺的怀里。
齐贺一直觉得洞房花烛夜他的表现不太尽人意,可以再重来一次他没有错过的道理。
他压着兴奋,果真按着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