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有小娘子叫她们。
康兰儿松开了在苏桃胳膊上捏来捏去的手,恢复正经的样子,她对苏桃笑了笑,“走,过去吧。”
说着走去前面带路,她刚迈开脚就又停了下来,凑到苏桃跟前小声提醒:“静缘师太虽然教咱们女红,但她不让大家叫她师父,大家都叫她静缘师太。”
苏桃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康兰儿突然拉起苏桃的右手,“刚才就看到你手上绑着布条,受伤了?”
苏桃伸开手动了动,道;“没事儿,划了个小口子而已,昨天已经处理过,现在不影响拿针。”
本身就一条小口子,昨儿回去她用温水冲洗了一下,拿布条包了起来,过两天就能长好。
康兰儿放心带着苏桃去了针线房,房里那两个比康兰儿稍小些的小娘子乖乖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静缘师太坐在后面的一张黑漆官帽椅上。
康兰儿进了针线房就去了自己的位置坐下,苏桃对着静缘师太行了一礼。
静缘师太起身,指着康兰儿旁边的位子让她坐下,她也顺便拿来个高脚圆墩儿坐在她跟前。
“女红无外乎,做衣裳,做鞋子,刺绣,织布这些,细分当然还有许多,没个十年半载也学不全。苏小施主的针线老尼也看了,实在是不如普通的七岁小儿。”
静缘师太授课的时候比较严肃,但是声音是温柔的,只是说出来的话,让人实在无地自容。
苏桃被臊得满脸通红。
“男主外,女主内,普通人家的娘子,家中人穿戴的衣裳,鞋子,都需要自己做。苏小施主只学会做衣裳鞋子便也足矣。”
“你基础薄,老尼先教你缝衣裳的普通平针法。”静缘师太说着拿起针线,教她如何穿针引线。
如何下针,每一针的针脚距离如何控制,把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给她后,便让她拿两块布练习平针。
最主要的要注意针脚要匀称。
自此苏桃开始了学习女红,往贤妻良母的方向靠拢。
不到十天,苏桃就学会了好几种缝衣裳的普通针法,后面不到一日就做出来一个小香包。
静缘师太教她们的时候,一贯是没有表情的,她是不是很欣慰,苏桃不知道。
反正苏桃是很高兴,只要师父教的方法对,她学得也是挺好的。
这几日,苏家上下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
原来,知县那边给桃花村苏家送去了丰厚的奖赏,足足有五十两白花花的雪花银。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户几年的收入。
苏家人收到这笔钱时,都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喜。
冯氏高兴,这下她家阿桃的嫁妆单子上又多了五十两,这在乡下可是一份颇丰的嫁妆。
桃花村里正也高兴,他们村出了个得到知县老爷嘉奖的人,是他们村的骄傲,这受嘉奖的还是个未及笄的小娘子。
这五十两雪花银就是知县对苏桃的赞赏和认可。
女子也能建功,对于不喜小娘子出生的乡下人来说,这也是个好事儿。
五十两,那可是五亩良田,对于乡下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巨款。
这也无形中传递了一种积极的能量,鼓励了临阳县的其他人。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县老爷是个清明的好官,他能看到。
桃花村里正竟然自掏腰包,请了唱戏的过来桃花村唱了一场。
一时之间,桃花村周围几个村庄都被这个消息震动了。
不管是通过几层关系认识苏青山的人,纷纷来到苏家道贺。
苏青山一高兴竟然在家里请了厨子过来开了几桌。
阿桃在紫云庵不方便时刻回来。
没有主角,他们独自狂欢。
这五十两银子,不能改变苏家什么,但是让整个桃花村,及周边村的人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希望和信心。
知县是个好知县,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家里这边热闹完了,冯氏跑到紫云庵给苏桃说知县讲了她五十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