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好衣服。
她找出他昨晚做好的钓鱼竿,想去河边走走。
只是鱼饵有点恶心。
她昨天听方元说,他们钓鱼,都是直接在河边找根棍子挖蚯蚓,挖到揪成两截,挂鱼钩上。
她目光落到客厅缝纫机上放着的一小包花生上,不知道鱼吃不吃花生?
要不她试试?
她往外套口袋里装了一把花生。
拎着鱼竿出了门。
“小宋,干啥去?”路上遇到的婶子们问。
宋书言扬了扬鱼竿,笑了笑,“我去河边钓鱼。”
营区不远,就有一条河。
有位婶子好心提醒,“那河里的鱼精明得很,很难上钩,我家那小子,有段时间天天去钓鱼,天天只带回来一两条指头大的小鱼,纯粹是浪费时间。”
宋书言抿唇一笑,“没事,婶子,我只是去玩玩,没有钓到鱼也没关系。”
她走后,有些婶子摇头。
“唉,小宋还是太年轻了,只想着玩。”
“可不是,大一点的孩子都不去钓鱼玩了,也就十岁八岁的孩子喜欢。”
宋书言一路走到河边,找了处树荫坐下,剥了颗花生,一粒花生米扔进了自个嘴里,一粒挂在鱼钩上,就这么轻轻一抛,宁静的水面咕咚一声被打破。
“宋婶婶!”
她听见声音,环顾四周。
“宋婶婶,这边!”
她回头一看,原来是方元他们。
五六个孩子,在不远处探头出来。
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根竹竿。
她朝他们招招手,好奇问,“你们钓到鱼了吗?”
方元得意洋洋,“我钓到了两条!你看!”
他举起自己的大竹筒。
宋书言一眼只看到青黄色的竹筒,她无语了,她又没有透视眼,怎么知道里面装了几条鱼,有多大?
她朝方元喊,“我看不见!”
方元指使其中一个孩子,“你帮我拿过去,给宋婶婶看看!”
他把竹筒递给那个孩子。
“遵命!”那个孩子捧着竹筒,屁颠屁颠向宋书言跑了过来。
“宋……婶婶,你看!”
孩子跑到宋书言跟前,把大竹筒举到宋书言眼皮子底下。
宋书言一看,两条指头大的小鱼摇着尾巴。
她夸赞一句,“哇!好厉害!”
孩子咯咯一笑,“婶婶你等着,我也能钓到鱼的,等我钓到了鱼,我送你一条!”
“好呀,好呀!”
宋书言笑着应了。
孩子看了看宋书言脚下那一片地面,敏锐发现,她好像没有挖蚯蚓。
他挠了挠头,“婶婶,你鱼饵够吗?要不我给你挖点?”
宋书言沉思了一会,“我不敢往鱼钩上挂蚯蚓,你可以帮我吗?”
小孩眼睛往她鱼竿上飘。
心直口快问,“那你现在用的什么做鱼饵?”
正好这时,鱼竿动了动。
小孩很激动,怕吓跑了鱼,压低了声音,“快快快!鱼上钩了,提起来看看!”
宋书言很听劝,握着鱼竿往上一提。
小孩睁大了眼睛。
一条巴掌大的鱼,被甩上了岸。
小孩自告奋勇,跑去接鱼,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
“宋婶婶,你用什么装鱼?”
宋书言再次沉默了,她完全没有准备。
小孩哥看出来了,他怕鱼死,眼疾手快把鱼扔到大竹筒里,巴掌大的鱼儿进了竹筒里,游都游不动了,憋屈地撞上了竹壁。
小孩哥回头一看,鱼钩上赫然挂着粒花生米,他眼眸睁得大大的,显然没见过有用花生当鱼饵,还能钓上鱼的,实在太震惊。
他结结巴巴道,“这,这花生……”
第153章 这鱼饵,它不正经
宋书言无辜地眨眨眼,“哦,这个啊,我不太敢挖蚯蚓,就随便用花生当鱼饵试了一试。”
会这样试,也是因为穿书前,去公园玩喂锦鲤,她发现湖里的鱼压根不挑食,游客喂啥抢着吃啥,什么方便面,面包,饼干,来者不拒。
蔡然望望鱼钩上钩着的花生,望望把竹筒塞满了的那条鱼,仍在怀疑人生。
他一直以为,河里的鱼只爱吃蚯蚓呢!
想到自己从早
上蹲到现在,一条鱼都没钓上来,他鼓起勇气,用湿漉漉的眼眸看着宋书言,“宋婶婶,你还有花生吗?可以给我一颗吗?”
“有!”宋书言大方地掏兜,给了他几颗花生。
“谢谢!”
蔡然小手攥着几颗花生,屁颠屁颠跑了,装鱼的竹筒被他遗忘在某个角落。
宋书言没在意,看鱼钩上的花生还没被啃光,顺手抛竿,再把鱼竿往岸边一插。
方元扭头看见蔡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