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高调了
康熙六十年, 是三年一度的会试之年,考期定在三月中旬,再一月之后进行殿试。
关注度稍低一些的武举, 分别在文举后五日举行。
弘昀的马甲“李仲曦”,当年正经考过乡试,得了第二的好名次,是礼部登记在册的举人, 这回只要补个报考流程,就能正规参考。
从康熙、四爷, 到雍亲王府的女眷孩子们,都真心希望并且相信,弘昀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榜上有名。
相比起来,弘时的武举就显得随意多了。
照着“李仲曦”起了个“李叔阳”的假名,报考也是光明正大地开后门插队。
康熙还叫四爷和负责武举的主考官暗示过,家中有孩子贪玩儿想试试, 只要不影响其他人,稍微关照注意些, 别弄出大伤, 或是把孩子打击过头。
考官当然配合。
除了这是上头的交代,最重要的是,武举本身不像文举, 清流文臣、应试学子眼里都容不得半点沙子。
管你是关系户还是别的,能打就能服众。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弘昀弘时在雍亲王府里的重要性和优先度, 甚至超过了在圆明园跟乌希哈和蛋蛋们“玩泥巴”的弘晖。
……
三月二十八, 文武会试同日放榜。
顺天府衙前早就挤满了人,百余双视线汇集在一起, 几乎能把厚重的木质大门给盯穿。
弘时和青苹、还有两个人高马大的护卫,严严实实地护着乌希哈走到最里头。
本来,他们可以呆在府里等人报信,弘时非要亲自来看榜。
弘昀起初也想来,但耶布淳格一早觉着肚子有点不舒服,他就留在府里等大夫来给妻子看诊安胎。
弘时转而说动了许久没上街的乌希哈作陪。
他们今天特意穿上了质地上好的绸衫,看着非富即贵,边上的平民百姓不敢靠得太近。
午时,衙役拿着榜文出门,引起人群一阵骚动。
黄纸还没在告示栏上贴平,乌希哈眼尖地瞄到了弘昀的马甲,惊喜地叫出声:“二哥中了,第三!”
这可是会试,云集了整个大清的举人,包括江南、山东的才子,比当年仅是北京府范围内的乡试含金量高多了。
这才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啊!
她这声动静不小,引来许多探究、艳羡的视线,乌希哈骄傲地昂首挺胸。
忽然,耳边传来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称呼,“宋小东家?”
乌希哈回头,睁大眼睛,“沈大哥?”
来人是三年前就高中榜眼的沈光继。
弘昀为了迎娶心上人,在耶布淳格姐弟面前坦露身份,也没瞒着沈光继,找到时机修书言明内情,成亲时还请他来雍亲王府喝过喜酒,之后两人也一直保持着淡淡的君子之交。
这次弘昀准备会试,应试经验丰富、并总结出技巧的沈光继提供了不少场外援助。
如今,沈光继对乌希哈的身份亦是心知肚明,但很体贴地没有表现出惊讶或是说破。
沈光继又对弘时拱手,“见过三公子。”
弘时随意挥了挥手,垫着脚尖、抻着脖子看向另一张榜文,带着几分期盼,“我呢我呢,有没看到我?”
“三哥你不是说你内场没考好么,”乌希哈粗略地看了一圈,没找见弘时的名字,“可能没中吧。”
弘时考完内场文试当天,回来就嚎了两个时辰,家里人已经默认了他落榜的结果。
他跟来看榜,一是给乌希哈当保镖,二是不死心,想赌一把阅卷官瞎了眼高抬贵手。
弘时整个人丧了下去,乌希哈安慰地拍拍他的头,“别难过,我们都知道你尽力了。”
弘时:“……你这么一说更难受了。”
沈光继轻笑一声,“我倒是瞧见了一个叫‘李叔阳’的新晋武举人,列榜位八十八,不知三公子找的,可是此人?”
“真的假的?!”弘时怪叫了一声,很快就定位到沈光继说的地方,整个人原地跳起半丈高,扯着乌希哈兴奋嘶吼,“我中了,我中了!”
语气中,充满了多年学渣一朝翻身的辛酸。
文武会试各录用举人一百二十名,因为他们不习惯弘时的假名,弘时又排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才没有立刻发现。
这个结果在低预期的对比下,惊喜程度直接翻了好几倍。
同样不是学霸的乌希哈也为他高兴,“看到了,三哥你真棒!”
“我们快回去告诉阿玛他们去!”弘时激动过头,紧握住乌希哈的手臂急匆匆要往回赶。
“三哥你慢点!”乌希哈力气拼不过他,周围不停有人往里挤,既然已经看到了想要的好消息,不便在此地久留。
她还记得沈光继,匆忙对他道谢并道别,就被弘时拉着在人群中左右穿梭,一眨眼消失在沈光继的视线中。
沈光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