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129节(2 / 4)

地派遣使臣入长安,将贺礼奉上。

打不赢也就只能学乖了。其实跟景国拉近关系也不赖,听闻西骨族靠着跟中原互市还有他们给的红薯种子,族人们到了冬天已经用不着饿肚子了。再加上东胡那片肥沃的草地,日子过得属实不赖。

跟着景国的部落貌似就没吃过亏,这样的好事,突厥人、回鹘人当然也眼馋。这几年多哄一哄景国,没准他们也能拿到好处。

突厥人觉得自己已经算是极为诚心了,但他们没想到西骨族等小部落更鸡贼,阿尔普甚至亲自带着使臣前来观礼,其他部落也是大汗带队。

等诸国使臣齐聚长安,突厥人等才知道自己又输了!这些小部落的人,真是奸诈!

至于梁国,早晚准备动手的地方,裴杼也不准备再有什么交集,这回直接就没有通知他们。或许是上次登基大典丢了面子,这回梁国也没嚷嚷着非要过来找不自在。

裴杼本来觉得一切准备妥当,没什么好担心的等到了成婚前一夜,他竟然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大半夜,等到彻底没了精神后,才终于睡着了。

闭上眼的最后一刻,裴杼还在想沈璎在做什么,她会不会担心,最近那些大臣们听不安分的……

等到了第二天裴杼也一点没闲着,大清早地便开始履行各种程序性礼节,幸好在此之前他便接见了阿尔普还有诸位使臣,否则这日见了面还得寒暄一番。

一直到傍晚,裴杼才接到了自己的新娘子,绷了好几天的弦,终于能松下来些。

外头的人声还为散去,王绰郑兴成他们还在为自己善后,殿内也有许多未曾散去的礼官。可裴杼已经不想应付他们,随意糊弄将一番将人赶出去,婚房里终于只剩他们夫妻二人。

烛火摇曳,满室生辉。灯下看人越看越美,但裴杼却总觉得如今的沈璎与他像是隔着一层雾,飘渺不似真人。裴杼直接牵起了沈璎的手,将她拉入了自己的世界。

沈璎眼中浮现淡淡的笑意,好整以暇地望着他。

裴杼想到这些天外头那些老臣们的打算,人总是贪心的,他有了皇后,那些老臣们又想让他纳妾,有些甚至已经开始自荐了。这还是他尚未成婚都时候,来日成了婚,不知他们会上蹿下跳到何种地步。裴杼怕沈璎听到误会,更怕她日后会被那些疯言疯语所影响,生疏了夫妻感情,所以他决定从一开始便说清楚。

“按我们老家的规矩,一个男子终其一生只能有一位妻子,多娶或者纳妾是不合法的。”

沈璎被他说得微微愣住:“这说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裴杼连连点头:“就是这个道理,还是阿璎聪明,一下就看透了本质。咱们如今成了婚,就得按照老家的规矩来,外人任凭他是谁,说了都不算数。”

裴杼是认真的,他即便做了皇帝也不想充盈什么后宫,旁人能有阿璎这样好吗?

沈璎一阵恍惚,她伸手描摹起裴杼的眉眼。沈璎知道裴杼的老家就在京城,家中也没有不纳妾的规矩;可她也知道,这一刻裴杼所说的话都是真心实意的。

不论是身为帝王,还是身为夫君,肯做出这样的承诺已是不易。沈璎目不转睛地看着裴杼,笑吟吟道:“好。”

她记下了,也当真了。谁规定皇帝就一定要有三宫六院?她偏不信这个邪。便是那些官员议得再凶,她也不会将眼前之人推开。

陛下大婚后,仿佛与从前并没有什么区别,那位皇后娘娘也一样,依旧霸占着户部尚书一职,不肯将位置让出来。这也就罢了,毕竟皇后的本事在这儿摆着,她不让旁人也没办法说什么。但是皇后都有了,那后妃总要添点吧?

这个竟然也没有。

言官隔三差五地上书进言,陛下偏就不听,被劝烦了甚至还将他们拎出来训一番。倘若他们再闹到皇后跟前,陛下便不止是教训这么简单了,轻则克扣几个月俸禄,重则拖出去打板子,简直油盐不进。

起初还有人不信这个邪,觉得陛下见多了美人便一定会回心转意,不成想一年年过去,陛下竟一直都没改过主意。

第166章 结局

要说裴杼登基后发展最为迅猛的州, 当属幽州。

幽州一飞冲天,连带着整个河北道也跟着享了福,蹭着幽州的海船四处做生意, 就连原本隔得远的燕州也得了好处,种出来的粮食远销海外, 因口感比较好,价格比一般的米还要贵上许多。

正因如此,这些年又有不少百姓主动迁到燕州一带。好在燕州的汉人一年比一年多, 当地人也学会了汉话,交流起来已经不成问题。

燕州都能如此, 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了。幽州周边如此繁荣, 看得不少地方眼馋不已。

谁都看出来幽州的发展势头有多猛,当然也能看的出陛下对幽州有多重视。所以在听闻陛下想将幽州提为东都后,众人竟有种“果然如此”之感。

幽州即便不是陛下的故土,可也是龙兴之地, 陛下回了长安心里也终究是惦记着那块地方。不少老臣酸得不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