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姑娘,你放心,我们定会把房子建得结结实实、漂漂亮亮的!”一个池也从没见过的陌生面孔朗声道。
他在城里混了那么久,从未见过这西瓜,料想应该不便宜。做工这么多年,善良的雇主倒是遇见过不少,但如此用心的还是头一遭。
池也笑眯眯道:“那我就等着验收新房了,其余的全都仰赖各位叔叔伯伯了。”
“这事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吧!”
“对,没错。”
众人七嘴八舌附和着,表着衷心。
“午饭已经在准备了,各位叔叔伯伯再辛苦一会儿。”池也最后客套一句,便带着沈青宛一起回了家。
池也走后,众人满血复活,个个斗志昂扬,继续投入到未完的工作中。
与此同时,池也家中也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李巧云、林婶、林婶的大儿媳张小桃,正在厨房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众人的午饭,池木负责烧火。
二十多人的饭菜可没那么容易准备的。
且不说其他,光论主食,如果中午吃馒头,那些做体力活的壮年男子,一人一顿饭起码得两三个馒头打。
再加上她们这些人,光是主食就要准备大半天。
好在家里用的是土灶,锅大,一锅馒头便足以。
原本林婶的两个儿子也要来帮忙建房子的,但林叔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便留他们在家打下手,帮忙做些木工活。
因为这,林婶一家坚决不同意在池也家一起吃饭。
但池也想着林婶和张小桃在这里忙完后,还要回去准备他们一家人的午饭太麻烦,劝说了好一阵,他们才同意。
厨房里放着两只鸡、两条鱼,还有好几斤五花肉。
李巧云见池也回来,轻声叮嘱道:“小也啊,明日别再买这么多肉了。乡里乡亲的,今日你帮我,明日我帮你,饭菜差不多就行。”
昨日李巧云也在家,自是知晓赏银一事。
虽说池也如今不差钱,但也不能这么花。她嫁到永宁村十几年了,还没见过哪家请人帮忙有这排场。
池也听后笑了笑,道:“嗐,这不是第一天开工嘛,讨个吉利。”
说完池也从怀里掏出五两碎银,递给李巧云,笑道:“三婶,这钱你先拿着。本来这钱昨天我就该拿给你的,可我昨天走得匆忙,把这事给忘了。”
“这些天的午饭就拜托三婶了,家里的米面粮油、还有蔬菜肉类,缺什么买什么,钱不够我再拿给你。”
“够了够了,家里不缺菜,只需每天去买点肉就行,哪里用得了这么多,你快收回去些。”池也散财童子的模样,看得李巧云心里直跳。
“要是有剩余,日后三婶再还给我便是,现在你先拿着。”
李巧云无奈地看她一眼,只好先收下。
随后,池也便笑嘻嘻地去帮着备菜。几人也不是第一次合作,其乐融融,一片和谐。
饭菜快备好时,池也、沈青宛跟着张小桃一起前往林家,准备搬些桌子和凳子。
由于吃饭的人太多,包括锅碗瓢盆在内的许多东西都是从三家凑的。
正午时分,阳光直直地落在池也家的院子里,没有一丝阴凉地。
于是池也便把桌子支在门口的一棵大树下,两张桌子拼在一起。
等饭菜摆好后,池也远远地喊了一声,“开饭喽!”
那边的人听到声音,池长福便招呼他们停手。
众人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慢悠悠地往这边走来。
“这饭菜真够丰盛的。”
而池也她们这帮人,还有几个孩子则是留在堂屋吃饭。
倒不是搞什么封建残留,而是池也她们跟外面那些人不太熟悉,也没什么共同话题。挤作一团,又热又难捱。
分开坐,大家都能自在点,不用瞎客气,专心吃饭就好。
屋内屋外,气氛皆是一片火热,众人心满意足地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午后。
眼看事情都已步上正轨,池也背上小竹篓,里面装着水壶,起身去空间农场收西瓜和草莓。
房子的事有池长福照看,她也放心。
沈青宛见状,也背上一个小竹篓,双眼亮晶晶地望着池也,轻轻眨了眨眼,意思不言而喻。
她走过去,将手塞进池也手心里。
池也下意识握住,两人便手牵手往山里走去。
上次沈青宛来空间农场时,西瓜、草莓还很小一个。当时池也的身体状态也不好,她匆匆扫了一眼便离开了。
再次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沈青宛十分兴奋。
一会儿跑去仓库摸摸,一会儿又跑进地里看看。
池也笑着摇摇头,戴好手套,拿着剪刀便进了西瓜地里。
西瓜藤蔓靠近果实的地方已变得干枯、呈黄褐色,池也拿起剪刀,干脆利落地剪掉藤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