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288节(2 / 2)

会议上,主张限制废青港台艺人来大陆圈钱。

想一想,港台那个环境,这要是有了规定,很多都要完。

为了狙击这个主张,港台发力,外向媒体配合,扩大化。

变成了呼吁封杀、限制所有港台艺人。

媒体舆论之下,这就不是行业问题,而是很严肃的指控,陈道明必须辟谣。

辟谣之后,也就把本来的主张辟掉了。

沈三通也是研究过媒体传播相关理论,以及在古装大片海外利益争斗中,见识过造谣式辟谣,辟谣式造谣等多种手法,才明白这个谣言的目的。

从这种配合就能看出来,中国一些媒体,不是不知道各种传播技巧,也不是不会配合。

而是刀刃向内。

所学的各种技巧,如何制造议题、递进,全部用在了帮助外面上。

第三个谣言应该是十年后。

现在因为沈三通的缘故,也是提前出世。

变成了针对沈三通。

港台发力,内部一些媒体跟进。

沈三通如果辟谣,肯定会有后续舆论,让他的《赤壁》大规模使用港台演员。

自证破除这个谣言。

沈三通觉得可怕。

不是这个谣言可怕,而是一些势力和群体造这个谣,有一个潜台词。

那就是他们认为沈三通会在意,会就范。

沈三通不由思忖,为什么一些势力,会有这个认知。

答案很简单,他形象太好了。

他太正了。

哪怕他经常激情喷人,但总体是讲大局的,是要脸的。

假设。

把个人形象从20%提升到80%,平均提升一个点需要的成本05。

边际效用可知:

从80%提升到90%,一个点成本要2或者3。

从90%提升到95%,一个点成本就要10到20。

而95%以后,每提升一个点,成本就要50,甚至100。一个点的提升,消耗的资源,超过把个人形象从20%提升到80%的全部支出。

也就是越趋近于完美,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高。

并且个人形象越是完美,负面新闻杀伤力、传播力就会越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