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我比剧透先登基 第41节(2 / 3)

能怎麽样?”虞啸父嘴硬道,“也不想想,昔日司马氏立足江东,是不是我们江东士族三定江南,才给铺平了道路,岂容他们这样冒犯!”

“什么桓玄俘虏了谢琰,要赎回历阳士卒,请我们不吝相助。真是笑话!”

“那刘牢之——”

等等。虞啸父忽然冷静了下来,愕然地朝着天幕上看去。

为什么他觉得,他现在面临的局面,会与永安诓骗桓玄所造成的局面,如此的相似啊!

【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会稽虞氏,其实是认可桓玄的。早年间虞啸父还在朝中的时候,就与桓玄有过往来。后来虞氏的残部领袖虞亮也曾喊出过一句话“昔日不如速从桓公,何至于令草莽易位”。明明桓玄那个时候已被扣上了忠臣的帽子,对于虞氏来说,他依然是阶级上的自己人。】

【但这一点微不足道的认可,已经没有用了。】

【所以这更让人觉得,永安在选择先对谁动手的时候,有过深入的考量,反而是桓玄一听有利可图就冲了上去。毫无疑问,桓玄干的事情并不是在为他累积军资,实际上,是在为永安铺路。】

【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孙泰孙恩已在姜定的指挥下前往海外,将来还是要回来的。若是东南仍是士族天下,盘踞乡里,他们要从何处落脚呢?】

【桓玄,就像是一把直接烧掉枯枝老根的烈火,带着这个人的野心与欲望,攻向了永安最想要尽快拔除的江东士族……】

王珣惊疑不定的目光,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已投向了上首的那个身影。

她依然模糊在那一片烛火之中,像是微微抬头,认真而谨慎地听着天幕的一字一句,让人一看便觉心神安定了下来。

但那种恐怖的相似又让人满腔纠结。

永安想要尽快拔除江东士族。皇后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

这是巧合吗?

第28章 天幕:神爱世人

王珣回答不上来。

在越来越多的巧合面前,他很难再像先前那般,近乎天真地相信,王神爱就是琅琊王氏的救星,是他们面对永安大帝铁血手腕的绝地反击。

“这恐怕不是一个巧合……”

所以,先前他才回答不上来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有这样一位出色的后辈挡在前头的情况下,琅琊王氏仍旧遭到了灭顶之灾,那位永安大帝到底该有多强啊?

只有王神爱也站在了永安的那头,才会有这样的“巧合”,与这样难以挣脱的困境!

这种困境,让他只是现在想到,就觉得一阵寒意从脚心涌起,仿佛要将他冻在当场,一步也迈不得。

但在这刹那之间,王珣又说不出的庆幸。

他没有即刻挪动脚步,冲到王神爱的面前,对她发出质问,也就意味着,他还可以暂时装作并未发现。起码在今日这样的场合下,一点也不适合他说出这样的话。

周遭的亲卫是由皇后重新遴选,恐怕还没听懂他的据理力争,就已经将他杀死在了当场。

且看看……

且先看看后头的情况。

王珣头一次觉得,天幕的声音不是在给他带来新的打击,而是在给他重新注入温度,让他终于能重新抬起手来,取过了面前提神的茗茶,将其一饮而尽。

就听天幕继续说道——

【事实证明,永安的判断一点也没有错。王恭表面上挂着起码六州兵马的统领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可以担负大任的将领。】

天幕下的众人齐齐点头,这个消息,不需要天幕说他们也知道了。

他们也总算找回了点天幕在上预言未来所摧毁的优越感。

看,我们比天幕的声音还提前一步知道这事呢。

皇后殿下作为晋朝发号施令的人,也已发现了这一点。

就是有点可惜,王恭自己没法看到这一幕,知道他还要因为这种方式再被宣传一回。

【……不过桓玄的表现比起永安所提议的,可能还要更加强势一点。】

【他并未选择直接拉拢有倒戈迹象的刘牢之,而是令堂兄桓石康领兵一路,由卞范之从旁辅佐,大张旗鼓地向王恭进军,自己则另率一路兵马同时出发。此时的王恭,刚刚经历南方攻破起义军的大胜,已被冲昏了头脑,一心想要立下更大的功劳,又见桓玄带精兵急袭而来,决定亲率大军前来阻截。】

【但同时,他又并不想放过平定另外一路的功绩。所以他直接拒绝了刘牢之请战的邀约,将这份重任交到了自己的儿子王愔之的手里。】

【当然,他也没蠢钝到觉得王愔之能力克强敌的程度,而是通过王珣联系上了一个人,叫做王廞(x),乃是王珣的堂兄弟。此人在这一年里,正因母丧而辞官卸任,但因他长居于吴郡,在此地很有声望,也正是通过这位琅琊王氏的“大才”,王恭与吴郡豪强虞啸父搭上了线。】

虞啸父刚还在骂永安把他列入抢夺名单第一条,现在顿时沉默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