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849节(4 / 5)

一份公函,这份公函的提交,一方面是真的为了寻求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做出一个试探。如果中国人有心插手巴尔干事务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不会错过北京会议这个机会的,骤然将巴勒斯坦复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不仅能够起到打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的效果,还能够对外表一个态:中国要进军巴尔干了,巴尔干那些一直抱着英国人大腿的大小地主们都给我收敛一点儿。

当然,作为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关续清绝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某一件国家大事,尤其是这种支持了某一方就会得罪另一方的国际关系大事,他绝不会忘记英国人曾经犯下的那些错误。

不过精明的犹太人这一次并没有压错宝,当关续清将这个问题在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与会代表都赞成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并且应该将这件事情立刻提上日程。把它作为一个议题,放到北京三国会议上去谈。毋庸置疑,随着中国军力的膨胀以及中美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在希腊争端问题上的大获全胜,中国国内决策层出现了一种自信心高度膨胀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相当普遍。在这种自信心膨胀的驱使下,以强硬与对外扩张为主流的鹰派思潮开始弥散,而向巴尔干扩张影响力,显然符合这种思潮的本质。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三巨头会晤(补)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政府编造的谎言也的确是事实,他们持续几天空投给普拉斯提拉斯的价值数十万英镑的物资,的确被这个小人转手卖给了龙军。只不过那价格并非是七十五万英镑,而是区区的二十万美元,可以想见,如果英国人知道自己的东西被如此贱卖,恐怕又会有不少人要气到吐血了。

随着普拉斯提拉斯事件的出现,英国国内的情况开始出现了变化,一些报纸以及民间组织,开始质疑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英军在希腊参与该国内战的决定。与此同时,工党与自由党,也开始借助这个有利的时机,在下议院对丘吉尔内阁展开毫不留情的抨击,他们声称,好战的丘吉尔从对德国人的战争中尝到了甜头,因此,他要在战争这块血淋淋的蛋糕上啃上更大的一口,他要不顾英国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继续挑动一场更加灾难性的战争,而前一阶段万余名英军在希腊罹难,就是最好地证明。

这个……一个国家政权不怕外乱,就怕内乱,在英国,此时新一届的议会选举即将展开,新一任的内阁将由哪个政党来组织,谁能出任下一任的首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表现。原本在四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国内就面临着失业率激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从而使得保守党支持率持续走低。如果不是因为丘吉尔在战争中竖立起来的绝高威望,也许这一任的内阁早就垮台了。而与此相对的,由工党提出的利用国有化改革,提高社会就业率、缩减贫富差距的提议,则得到了英国国内大多数人的支持。从根本上来说,下一届议会选举,保守党人是否还能重新获胜以取得组阁的权力,早就是未知数了。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丘吉尔再在希腊的问题上同中国人纠缠不清的话,那么后果无疑将会是非常严重的。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保守党党内开始出现一种新的论调,那就是要求丘吉尔尽快同中国就希腊问题达成谅解,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就此罢兵。彼此在现有占领区域内实现停火,从而使希腊南北双方达成分治。

被无奈的丘吉尔,最终不得不同意了内阁的主张,他一方面同戴高乐取得联系,希望由法国出面召集会议,邀请中国皇帝赴巴黎进行协商,以和平解决希腊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向驻希腊英军指挥官斯科比下达命令,让他约束部队,不要同龙军发生再一次的冲突。

英国方面的和谈意向,很快就传达到了关续清那里,这位“爱好和平”的中国皇帝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在帝国军事会议上笑容满面的说道:“当初我们就希望能够同英国人就希腊问题展开和平的协商,但是他们拒绝了,而今,和平协商的意向是由他们首先提出来地,我们应该拒绝吗?不,不,不,我们不能拒绝,尽管这看起来对我们有些不公平,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我们要用事实证明,帝国是绝对爱好和平的……”

会场上响起了一阵儿哄笑声。

“和平的协商是好的,无论是什么问题,仅仅付诸于战争的手段去解决都是愚蠢的。不过,这一次,我们也要反其道而行之,外交部向英国政府转告朕的意见,和平协商的要求我们同意,但是会议的地点必须定在北京,朕会在这里恭候丘吉尔先生以及戴高乐先生大驾光临。”

这就是关续清对希腊问题协商的最后决定,无论是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大战,还是这一次的中英希腊战争,关续清以及由他所统帅的国家,都在无比生动的向全世界诠释一个现实,中华帝国并非是偏好和平的存在,在某些必要的时刻,它们也能转化为杀人的利器。

随着关续清这个决定的下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