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有啤酒和可乐也是不能提供的,当然了,对于一些有臭毛病的观众以及那些留学归来的军官,会场还是可以提供咖啡的。
到了农历正月十五,主席台上铺上了红色的地毯,各个座位上都贴上了名字,周边的普通观众很早就来到了这里,有的大爷拿着旱烟袋,有的孩子啃着面包。守备营的士兵们则是身着礼服,腰佩短枪,在场内来来回回的维持秩序。
晚会开始前,关绪清带着冯相华、梁启超、熊希龄、载沣、伍廷芳、杨锐、杨深秀、康有为等重量级人物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主席台就坐时,会场上的人们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关绪清也向众人挥手致意。
晚上八点,音乐会正式开始了。
现场的广播员通过扩音器说道,“首先,现在是晚上八点整,音乐会开始,请大家全体起立,齐唱《龙腾中华》歌。”
此刻,银幕上出现了帝国的五爪金龙旗,紧接着是关绪清的巨大头像。
“风云起,山河动,皇帝建军声势雄,华夏壮士矢精忠。金戈铁马,百战沙场,安内攘外作先锋。纵横扫荡,复兴中华,所向无敌,立大功。旌旗耀,金鼓响,龙腾虎跃军威壮,忠诚精实风纪扬。机动攻势,勇敢沉着,奇袭主动智谋广。肝胆相照,团结自强,歼灭敌寇,凯歌唱。……”气壮山河的歌声响起,无限的自豪油然在每个人的心中升起。
随后,两个身着帝国陆军礼服的主持人微笑着来到了台前:“尊敬的皇帝陛下,各位来宾,晚上好!”人群中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说完欢迎辞,音乐会的节目开始了。
第一个节目是中华帝国国歌,舞台上来了士兵,教师,学生,工人,农民,还有政府职员,嘹亮的小号前奏过去之后,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同行业的人们开始高唱:“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浩瀚青史,概括于寰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劝归谁家?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登山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激发冲霄志。龙军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
背后的银幕上出现了两次鸦片战争被列强劫掠过的废墟,还有母亲拿起土枪,送给即将上战场的儿子,雄伟的长城,在敌人的炮火下,我们民族的勇士万众一心冲锋的画面。这一首在关绪清曾经生活过的世界听到过的气壮山河的诗词,在此时谱成国歌,就已经紧紧的攫住了中华民族的心,在歌声中,人们放弃了自我,放弃了懦弱,放弃了家庭甚至生命,冒着敌人的炮火猛冲,去追寻光明与自由。
第二曲是《中华帝国陆军军歌》,这也是帝国百姓耳熟能详的曲子,头扎白毛巾的农民,工人,还有身着灰色军装的士兵在台上高声合唱,由帝国陆军部部长徐世昌亲自在台上指挥,那慷慨激昂,激荡山河的曲调让场内的所有人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巨龙的怒吼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新年音乐会
第三曲是《水兵哥哥》。舞台上上来了一群身穿海军军装的水兵,推上来一台钢琴,又上来了一群拿着小提琴的女水兵。
小提琴柔美的乐声伴着钢琴响起了,一个戴着眼镜,很文静的女兵开始领唱,她的歌声有如天籁之音一般动听,动听的歌声中融合着如呜咽般的悲恸,看她的模样,似乎是来自于帝国海大的进步大学生,歌声中有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少女的清亮,她身后的合唱团在她的领唱下开始了齐声的合唱,这曲《水兵哥哥》似乎专为已故的海军英灵而作,那些为了帝国荣誉而牺牲的人们,在这首乐曲的召唤下,来到了繁花似锦的五月,在春风的沐浴下,看着和平中的孩子们嬉戏,玩耍。银幕上播放的是五月的原野的美景。观众们被这种忧郁而又伤感的音乐所打动,鸦雀无声的聆听着,直到她们唱完,沉浸在伤感的往事中的观众才响起热烈的掌声。
北京工业实业联合体和西北航空工业实业联合体联合组成的合唱团上场了,一个俊俏的少女身穿蓝白相间的学生裙站在台前,向大家深鞠一躬,然后登上了指挥台。有的观众眼尖,马上轻声叫了出来:“你们看,是晓庄公主!”
“什么?”
“皇帝的二女儿,晓庄公主。”
“真的啊!”
上台的果然是晓庄,这位才华横溢的公主正在帝国音乐学院学习,这次也是该院院长为博龙颜一悦特意安排的。
关绪清看到自己的女儿上台担当指挥,先是吃了一惊,接着朗声大笑起来,心说帝国会拍马屁的人越来越多了,这马屁拍得不露痕迹,可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