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孰能。他做菜喜欢用黄酒,更钟爱梅干菜,早上一碗白粥,一个梅干菜包,一碟猪油炒的梅干菜足矣。
自从安然师承宋老后沈家人终于笑起来,宋师傅很会搭配食谱,每餐有鱼有肉,有菜有汤,荤素搭配。今天做了荷叶粉蒸肉,明日一定是东坡肉,后日换成干菜焖肉,大后天便是罐焖肉。今日吃雪菜黄鱼,明日便是宋嫂鱼羹,后日锅烧鳗,大后天西湖醋鱼——
总之沈家的餐桌丰富了,就连这个八月节安然的供奉都正规了很多,安然按照宋老给出的一张宴请菜单稍作改动,好好准备了八月节的供奉。里面添加的主要是装门面的鲍参翅肚,顺便练练手,以免生疏了。
炸响铃、蜜汁藕、烧鹅、酱鸭、白斩鸡、三丝拌蛏、醉蟹、鸭舌、水晶肴肉、糟八样。
十道冷菜,加上二十道热菜:干菜焖肉、蜜汁火方、软兜鳝鱼、脆鳝、雪菜黄鱼、松鼠桂鱼、蟹酿橙、蟹粉狮子头、清炒虾仁、扣三丝、鸡汁太湖白鱼、雪花牛肉、黑松露焗龙虾、香辣澳龙、鲍汁扣花胶、蟹肉金钩翅——
再加上绍兴的肉粽、宁波的汤圆、扬州的蟹黄灌汤包、炒饭,上海本帮的蟹黄面、杭州的小笼包,再来一盘八宝饭,最后还是上一盘三鲜的饺子一屉驴肉蒸饺——
安然想着不久可能要去澳洲薅羊毛,做菜的时候龙虾一点不心疼地用,做完后安然都忍不住流口水了,好久没这样吃了,限于外面的条件,有的想吃却弄不到食材。
几位大神一看满桌丰盛的供奉相互看看,这丫头又换地方了?怎么感觉她在满世界溜达。不过这样也好,真让他们一直吃重复的东西怪无聊的,现在他们的胃口已经越来越叼了,普通的供奉根本看不在眼里。
八月节后安然依旧跟着宋师傅认真学做菜,但每天晨练不耽搁,其实没她孩子们一样在坚持,只是好久没出去了,沈老爷因为外面流民太多根本不让他们出去,就是上学也要护卫跟随,就怕出事。
还好他们在租界相对安全很多,据说外面更乱,安然也没空出去,但沈家暗中招人手却是事实,现在只要不挨饿,多的是人愿意出去干活。
时间很快到了冬至,穆勒的货轮依旧没看到,安然的笔记已经有厚厚一摞了,现在她开始出来学那些记忆里的小吃,就如她的最爱生煎包、小笼包、馄饨、锅贴,这些设在石库门弄堂里的小吃好吃又便宜。
李兴海纪盛堂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们介绍的几家味道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安然不管跟谁学都会奉上一份拜师礼,那些淳朴的摊主一点不设防细心教导。
这样彬彬有礼和气的太太学了去也不会和他们抢生意,安然手包着一只只胖乎乎的馄饨,眼睛瞥见那对母女,没想到苏青带着女儿来这里住了,据街坊说她在附近学堂教书。
“说是她爹娘没了后被家里嫂子赶出来的,和几家租了一户住所,也是怪可怜的。”街坊大娘道。
安然觉得苏青变了很多,没有以前的娇弱清高傲气,多了质朴柔和,尤其看她女儿,满眼的母爱。这样的苏青让安然很意外,突然没了恨意。一个娇娇女性情变化如此之大必定经历了大悲大喜。那个陈景谦还真是心狠,也不知道现在的苏青后不后悔?
苏青每日都带着女儿来这里吃早点,她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安然,她只是与安然目光相碰后便躲闪开,吃了饭牵着女儿走了,随后便没再来。
安然对她突然没了任何感觉,本来她与他们没什么瓜葛,有的只是原主。说来说去害死原主的罪魁祸首是陈景谦。虽然苏青曾经对她有过谋害之意,安然决定不追究了,她已经得到了报应。
穆勒先生的船终于在冬至前到了上海,他给沈家运来一批物资,还有一些开荒耕种需要的机器设备工具,其中粮食占了一定比例。同来的还有一些想回国的华工,法国那边已经没多少破烂让他们拾了,留下便是种地养殖。
成家的可能会留下,那些单身汉或国内有妻儿的都选择了回来,安然给每人发了一笔钱算是了却了多年的情分,安然没想到的是大部分人回家后很快带着家人又来找她了,因为在家真的活不下去!当然这是后话。
粮食一上岸便被抢购,现在中国不管哪儿粮食都是紧缺的。
穆勒和船员只是在沈家修整了半月就要走了,船上装满澳大利亚开荒需要的物资,还有沈家招来的一批工人和安然从法国带回来的那些孩子。
那些孩子已经不能叫孩子了,只要到了十四岁便是男人,现实让他们没有那么多童年!
而穆勒经过与沈家商谈后船划到他名下,主要是为了行事方便。穆勒没药沈家的钱,沈老爷暗骂穆勒老奸巨猾,本来是沈家的船又成了穆勒家的了!
穆勒可不管沈老爷的心情,他开心着呢!这艘船是最新型的货轮,速度快不说还稳当,在大海上行进安全很多。
安然也要走了,跟着穆勒的船,她要去找安吉尔,沈太太知道拦不住便由着她去。
刚和娘亲团聚没多久的糖豆兄妹噘嘴表示抗议,可他们知道娘亲去找爹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