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安然还请了几位机械工程师帮着一起改造,男人一做事就忘了一切。
安然拉着舒雅姑娘请她做这些孩子的先生,“我实在没空,不过这些孩子已经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础的数学加减乘除法,还有唐宋诗词三百首。舒雅你既然学教育的,就麻烦你先教教他们,主要是中文,还有一些传统的思想理念。我希望他们有民族观、正义感、责任感,这些孩子将来是要回去的。”
“姐姐为什么还要将孩子送回去?在这里读书不好吗?”孙舒雅不理解安然为什么还要回去?因为安然他们在这里已经有了产业。
“我想让他们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和亲历国内现状,将来有了一定基础再回来继续高等教育,除了豆豆和糖糖,很多孩子都是中国人,他们不应该缺失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而且在国家危难时他们也有一份责任。”
“姐姐原来胸有丘壑,小妹佩服!”她没有什么民族大义观,只是觉得国内需要他们这些人,需要他们将西方的技术思想观念带回去。孙舒雅被感染了,一口应下,和安然一起给孩子们上课。安然这里的中国孩子已经一百多了,法国孩子也有一两百人,而且大多是战争后的孤儿。
这些孩子平时不但学文化课,早晚还要练武,农忙时跟着做农活,偶尔还要拉出去野营训练,孙舒雅接触孩子们后居然莫名地有种紧迫感,仿佛这一切为未来做的准备。
别管哪国人,在从小被灌输了英雄正义忠诚主意思想后,多少都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孙舒雅在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只有军人才有的气质,她悄悄问过沈安乔“你说姐为啥要训练这么多孩子?”
“好管理,他们大多是孤儿,姐是为厂子培养的工人,这样的工人忠诚度更高不是吗?”
好像是!孙舒雅若有所思,不过在这里这些日子过得非常舒服,住的不说,吃上与国内差不多,安然知道她是北方人,时不时就让季红红玉做一些饺子包子,肉做成她喜欢的红烧肉,鱼偶尔清蒸,偶尔红烧,而且咸甜适中,根本不像上海人做出来的东西齁甜。
因着穆勒一家的胃口,安然做的东西往往是中西结合,披萨、牛角包、另类的肉饼,苹果派人人爱,芝士焗的土豆、香煎小排孙舒雅能接受,但她最喜欢安然做的黑松露披萨,芝士虾球,芝士奶棒、黑松露芝士意面、海鲜面,牛肉面,黑森林蛋糕,牛羊肉的烧麦——
孙舒雅后悔来晚了,早知道她这位大姑姐有那么一手好厨艺她就该在法国留学。安然也难啊,不管是厂里还是家里都是两种口味,在吃的上面她不得不下功夫琢磨,将后来的诸多网红款拿出来。
国人依旧喜欢煎炒烹炸,习惯了牛奶面包黄油奶酪的法国人对骨子的味道,尤其在各自重大节日时,两边人想回味一下自己的口味便各自吃。这时候国人就如过节一般杀猪宰羊抓鸡,大锅炖肉小锅炖鸡,肉一定软烂香浓,骨肉一拿,骨肉分离,咬一口满嘴流油。
那边却是各种烤炖煮,烤牛排羊排,烤鸡烤鹅,煮鸡煮牛肉,别管什么黄油奶酪香草粉可劲造,安然还真真的不习惯法国人将各种料塞满鸡鸭鹅的肚子去烤的方法,更不喜欢浓汤杂锅煮。
安然就管那个煮鸡的锅叫杂锅,里面除了鸡还要添加土豆洋葱甚至西红柿,加上奶酪,味道不敢恭维,可能他们就喜欢这样的味道。
刘刚他们这些年因为生活稳定了,有的不但没回去,反而将家里人接了过来。而废品这边活却是越来越少,彼得又在其他地方设置了收购站,用的都是当地人。
安然便将这边多余的人手安排到农庄,想回家的送回去。在农庄他们不但种地,还养猪养鸡,日子却是比国内好上很多。
人很好满足,这几年安然最发愁的是给诸位大神的供奉,每次都要搜肠刮肚,身处法国,很多食材并不容易获得,这就不得不动用她空间储备,当然也有一些是国内不好寻找的,就如黑松露、白松露、这里的乳酪、火腿,这里的香肠。
所以这几年的供奉往往是中西结合,异域味很浓,也不知道大神们习不习惯?
安然不知道的是酆都大帝喜欢的紧!一口红葡萄酒,一口带着血的牛肉,尽管眉头皱了皱,他依旧大口吃着,嘴里还不停嘟囔“什么玩意?外国人懂不懂吃?”不过还好,没想象的难吃,而且——味道好像也不错。他吃这个本来是不想在诸位王面前丢脸的,不管好不好吃都要吃,因为那些人在看他。
“吃啊!非常的好!哈哈哈!”
十殿阎罗看着帝君嘴角隐约的血水,怎么想觉得帝君没说实话,不过他们是什么人?十殿阎罗,什么没见识过?不就是葡萄酒配带着血水的肉吗?
听说这酒是小丫头酿的,得尝尝,闻着那酒香阎罗王忍不住来了一口,那是一种复杂而浓郁厚重的香,有花果的香,还有香草雪松的味,酒的厚重,微微的甜,这些混合的味道冲击着味蕾,再来一口肉,很嫩,汁水充盈,微微带着海盐和香料草的味,还有酒的味道。
这种口味的冲击让他们对食物有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