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833节(2 / 3)

仆照顾他起居。

下午时分,李成华从外面回来,却见李枋独自一人坐在亭子里读书,李成华心中着实怜惜,这孩子明明是个少年,自己总是习惯性把他当做小娘子。

这孩子太文静,也太安静了,很少看见他说话,从撒马尔罕来碎叶,他一路上几乎一言不发。

现在大家熟悉了,便稍微好一点了。

李成华走进亭子,笑问道:“公子在看什么书?”

李枋把封面展开她看,原来是《庄子》,李成华又笑问道:“喜欢吗?”

李枋点点头,李成华在他旁边坐下,笑道:“你父亲的消息这几天就应该到了,估计你会和三千多名小娘子一起回长安,期待吗?”

李枋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低声道:“阿姨也一起去吗?”

李成华一怔,这孩子竟然对自己有了一丝依赖,她心中的母爱顿起,柔声道:“我恐怕走不开,你父亲刚刚任命我为监军,要等战争结束后,我才能回长安!”

李枋低下头半晌道:“我也可以等战争结束后去长安!”

李成华点点头,“好吧!这次我做主了。”

李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眼中又有些不安道:“阿姨会不会被我父亲责罚?”

李成华呵呵一笑,“不会,你爹爹和我关系很好,他既是我的主公,但也是我的朋友,很多事情,别人劝不了他,但我可以劝他。”

“但我看书上说,皇帝都很可怕,伴君如伴虎,我父亲很凶吗?”

李成华柔声道:“你父亲和其他皇帝不一样,他虽然是皇族身份,但出身贫寒,是靠自己的本事一步步夺得天下,你父亲很宽容,胸怀博大,他一定会喜欢你的,你还有祖父和祖母,尤其你祖母,她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

“可我是胡人?”

李成华摇了摇头,肃然对少年道:“你记住了,你是不是胡人是看父亲,父亲是汉人,你就是汉人,如果父亲是胡人,就算母亲是汉人,孩子也是胡人,这是我们汉人的规矩,你明白了吗?”

“我明白了!”

李枋轻轻点头,他又有点不好意思道:“阿姨,有两个小娘子,能不能”

李成华立刻明白了,两个一直服侍他的小侍女,三人一起长大,关系极好。

“行!你把她们名字告诉我,我把她们接过来。”

李枋从书里抽出一张叠得很精致的纸条递给李成华,“就是她们二人!”

李成华看了一眼,不由哑然失笑,一个叫王小鹅,一个叫王小鸭,都是十三岁。

“我知道了,明天就给你找来!”

这时,一名内卫女兵快步走来,躬身道:“启禀都统,白将军请你过去,朝廷四万大军到了!”

李成华大喜,四万援军终于来了。

第1390章 最终接纳

长安,内卫改革的方案已经下来了。

首先是裁军,四万内卫裁减三万,精缩成一万人。

内卫分为一堂九部五十营,堂是玄武堂,效仿朝廷白虎堂,它是内卫的最前端,立案、分案和结案都由它负责。

取消了内卫受理处,内卫不再接受个人告状,个人有什么事直接去找县衙或者其他官衙报案,然后由县衙或者其他官衙决定,这个案子是否转给内卫。

内卫玄武堂接到其他官衙的报案后,开始启动审核,如果不符合内卫职责,会驳回报案,不予立案。

如果审核符合内卫职责,会正式立案,然后派案给九个职能部门之一,比如铸造假钱案会派给钱货部,钱货部开始查案,需要用兵,则向都统制提出申请,由都统制从五十营中调派一支军队。

职能和军队分开,这也是内卫改革的精髓之一。

立案、职能和军队三权分立,结果就是把内卫的权力关在笼子里。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这个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掌握这个笼子的钥匙,当然不是朝廷,而是天子。

内卫从来都是天子的一把刀,刀锋太利,下面意见太大,天子就重新定制了一副刀鞘,把内卫的锋芒插入刀鞘。

需要的时候,天子拔刀,锋芒毕露。

目前内卫都统制还是李成华,刘武通依旧是副都统,代行都统制令。

内卫改革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百官们喝花酒,再没有内卫抓他们,商铺竞争发生纠纷,也没有内卫出来干涉。

内卫就仿佛在长安消失了一样,至少百姓感觉不到了。

但实际上内卫还在,各官衙解决不了大案,一定会出现内卫的身影。

夜幕将领,大明宫内书房灯火通明。

李邺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在他桌上放着一份李成华从碎叶发来的鹰信,他已经连续接到李成华的五封鹰信,但唯独这一封鹰信让他心潮难平。

金山灵竟然生了一个儿子,就在金山灵去撒马尔罕的第二年。

李成华说那是他的儿子,李邺当然相信李成华,唐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