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828节(2 / 3)

重,远不如临时砍几棵大树架在河上更方便,所以也渐渐淘汰了。

但这次攻打新罗,有战船跟随,重型架桥车也就跟着出现了。

这时,一名唐军骑兵飞马奔至城下,将一封箭信射上城头,要求守军立刻出城投降。

唐军这次打的是灭国之战,灭国之战非常残酷,没有什么仁义可言,国内之战,可以投降成为战俘,最后还能释放回家务农。

而灭国之战首先就是要把军队全部消灭,然后把贵族等统治阶级全部消灭,只留下普通百姓。

当然,这次李邺对新罗用的南诏模式,就是消灭军队,保留贵族,暂时保留新罗这具空躯壳,然后再一步步把新罗灭掉。

新罗军队收到了唐军的箭信,他们自然不会有任何回应,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在没有交战的情况下,对方要求投降,他们就会投降。

唐军当然也知道是这个结果,要求对方投降只是唐军不想巷战中有太多伤亡,但事实上,唐军并不希望对方投降。

三万唐军在耐心等待,养精蓄锐,黄昏时分,唐军在北城门前列下了阵型。

李成式打量着北城门,和唐朝的城池完全一样,城门是木门,比较陈旧了,有吊桥和护城河,护城河宽三丈,非常适合他们携带的重型架桥车。

打巷战也有很多讲究,一个重点就是攻城快,出其不意攻下城,让对方来不及部署巷战,士兵以最快的速度杀进城去,至少会有三到四成的士兵被堵在城头上。

李成式一挥手令道:“架桥车上前,箭雷手准备!”

三架折叠式重型架桥车并列着缓缓上前,架桥车后方有挡箭板,挡住推车士兵不受城头的箭射伤害。

在架桥车后面跟着三百名手执大黄弩的士兵,大黄弩已经上弦,只需射击便可。

三百人在三百步外列成三排,第一排卧倒,第二排蹲下,第三排举弩,箭雷已经安装上弩,杀机已现,就等着主将一声令下。

第1381章 夜战汉州

李成式战刀一指,令旗挥下,进攻开始了。

“发射!”

随着施令官一声令下。

一百支点燃的箭雷射向吊桥,在一连串的猛然爆炸中,吊桥被炸得粉碎,两根铁链高高飞起。

不等城头上士兵反应过来,第二批箭雷同时发射,密集的箭雷射向城门,在一片烟火雷鸣的爆炸中,城门被炸得支离破碎。

城头上的士兵吓坏了,每个人都恐惧万分,趴在城头上一动不敢动。

主将郑清玄一颗心沉入深渊,他知道这一战凶多吉少,郑清玄同时也明白了唐军企图,大喊:“全军下城!全军下城!”

城头士兵慌乱万分,向城下投去。

这时,城门处硝烟散去,第三批箭雷发射了,第三批箭雷是拾遗补阙,将没有炸干净的城门处理干净,随着第三批箭雷爆炸,本来就支离破碎的城门被炸得干干净净。

“杀啊!”

主将李成式大喊一声,三万大军向城内杀去,三座桥梁已经搭建而成,士兵们冲过桥梁,向城内冲去。

和刚刚奔下城的新罗士兵展开了激烈战斗

城门喊杀声四起,两万新罗士兵占据了十三个重要据点和唐军顽抗。

其中最大的一个据点就是汉州都督府,这是唐军在显庆六年修建的一座占地三百亩的建筑群,在天宝年间又被重新修缮。

目前汉州都督府是除了新罗皇宫和百济皇宫外的第三大建筑群,都督府位于城北,一条小河绕府而过,当年唐军就倚靠这条小河修建了都督府,用大青石砌墙,拉起了吊桥,高大坚固,完全就是一座城中之城。

主将郑清玄也是因为有这座占地三百亩的城中之城,以及聚集的四千军队,才对巷战抱着一丝侥幸。

但他没有唐军交过手,他不知道唐军还有拥有无数巷战大杀器。

巷战的第一大杀器就是爆裂箭,一支爆裂箭便能导致一面墙的倒塌,从而导致整座屋子的坍塌。

而巷战的第二大杀器就是火,尤其是对付汉江都督府这样的密集建筑,唐军根本就不会硬拼硬冲。

一声令下,两千支火药箭射进了都督府内,都督府内顿时四处起火,紧接着上百架小型投石机从四面八方向都督内投掷火油罐,一连三轮火油罐投掷后,整个都督府内燃烧起来大火,浓烟滚滚,弥漫了整個城北的上空,

无数新罗士兵哭喊着跳下小护城河逃命,但都被唐军士兵无情地射杀在小河内,都督府的烈火越来也大,最后整个都督都被吞没了。

此时汉州城内到处起火,唐军用火攻来对付盘踞的士兵,除了仓库外,其他十二个盘踞点都被烈火吞没了。

城内的百姓也同样遭遇的灭顶之灾,残酷的巷战是不分士兵或者平民,双方杀红了眼,一看不是自己人都会本能地将对方杀死。

女人和孩童会稍微好一点,男子几乎都是一律杀死。

这场残酷的巷战一直进行两更时分便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