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路一共有四十里左右,商人们走这段路都是心惊胆战,牵着骡队紧靠里面走。
倒是吐蕃军队对这种悬崖地形没有什么在意,他们依旧速度不减,列队疾奔,很多士兵就在边缘奔跑,或许是这种高落差的地形他们见得太多,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了。
三万士兵奔跑了约三十里,忽然停住了脚步,前面大喊起来,乞藏遮遮勒住战马,高声问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一名士兵跑来禀报,“启禀都督,前面山道被巨木阻挡,大家过不去了!”
乞藏遮遮眉头一皱,喝令道:“那还不赶紧把巨木抛下江去?”
“遵令!”士兵掉头跑了回去。
乞藏遮遮打量四周,他心中有点紧张起来,这条路他不知走了多少次,现在才意识到它的险要,如果唐军要在这条路上伏击自己,自己军队岂不是插翅难飞?
他并不知道之前的一千五百士兵阵亡细节,他还以为是战死在会川城下。
实在是因为剑川一带都是这种悬崖峭壁地形,他们天天走,都已经麻木了,就像一个驯兽员,天天和猛兽打交道,他在野外遇到野兽,也就会像普通人那样害怕逃命,直到野兽真的要把他咬死,他才会意识到危险,这其实就是温水煮青蛙的道理。
前方数里处,一堆几百根巨木横挡在山道上,上面浇满了火油,如果再往前走三里左右,还会发现一堆巨木,两千提前埋伏在这里的唐军为了万无一失,一共准备了两堆巨木,分布在五里长的悬崖道上。
前锋吐蕃将领得到了主将命令,立刻喝令数百士兵去将木头推下山崖。
几百名士兵刚刚靠近巨木堆,忽然从远处射来一支火箭,一下子点燃了巨木和两侧的火油,“轰!”地燃烧起来,数百名士兵的脚下也全是火油,烈火迅猛蔓延,瞬间把他们吞没了。
数百士兵一片惨叫,惊恐万分向回逃命,很多人慌不择路,踩空坠河,只见一团团火球坠入了悬崖下的汹涌浊浪之中。
数百士兵只逃回来三十余人,浑身漆黑,头发胡子都烧没了,大片皮肤脱落,被烧成重伤,其余士兵都倒在地上,活活被烧死。
乞藏遮遮知道大事不妙,当即下令道:“立刻掉头,返回会川!”
大军迅速调头,但走了不到一里,忽然东面传来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大山在晃动,士兵们站立不住,纷纷跌倒,只见山崖上巨大石块扑簌簌滚下。
唐军用了十几颗重型铁火雷,每颗铁火雷重三百斤,里面全是炸药,爆炸太厉害,大山都跟着晃动了。
前来传来消息,道路被唐军炸断了,乞藏遮遮急忙赶到爆炸处,眼前的一幕让他倒吸一口冷气,一段长达三百丈的道路没有了,成了一面直上直下的峭壁。
这种缺口只能用栈道来弥补,但吐蕃军没有掌握铺设栈道的技术,只能望着缺口兴叹。
万般无奈,吐蕃军只得再次掉头向西,这时,山上不断有乱石滚落,山体晃动,地面在微微颤抖,似乎连续发生了两次小地震。
“将军,大山好像要坍塌了!”几名吐蕃将领大喊道。
乞藏遮遮也察觉到地面有明显的晃动,这是山体要坍塌的先兆。
他顿时心急如焚,下达死命令道:“不管死多少人,要不惜一切代价开辟出道路!”
数千名吐蕃军士兵被命令去开道,他们脱下盔甲铺在燃烧的地上,又把烧焦的尸体铲下江,迅速接近了火堆。
就在这时,山上滚下来数十只火雷,在山道上密集的人群中爆炸了,吐蕃士兵顿时被炸得血肉横飞,无数士兵被气浪掀翻下山崖,瞬间便死伤了一千余人。
紧接着数十只燃烧的火油罐又从山崖上落下,这一次威胁不大,大部分火油罐都在滚落的过程中碎裂了,只有十几只火油罐落在山道上。
但就是这十几只火油罐引发的小火也吓得吐蕃士兵魂飞魄散,大喊大叫向回奔逃。
乞藏遮遮大怒,喝令督战兵上前杀人,一连砍杀了数十人。
剩下的吐蕃士兵无奈,被迫掉头回去搬木头,这一次他们吸取教训,一个个紧贴着崖壁向前行走,用盾牌保护身体,上方唐军士兵倒看不见他们了,无论火雷和火油都无法再起作用。
有人回去向主将周滨汇报,周滨当即下令道:“传令,山道上留一队观察哨,其余士兵都撤回来,准备引爆重火雷!”
几名将领劝道:“将军,山体已经不稳,如果再引爆重火雷,恐怕山体要坍塌了。”
周滨摇摇头道:“我们的任务就是困死吐蕃军,这个时候不能有半点妇人之仁,传我的命令,准备重火雷,大军立刻撤退三十里!”
唐军士兵开始迅速后撤了,他们准备和东面的唐军一样,有两枚三百斤的重火雷炸毁山道,彻底将吐蕃军困死在山道上。
重火雷安装在山崖下面的裂缝内,相距百步左右,牵了两条数十丈长的火绳。
其中一颗重火雷距离第一堆巨木不足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