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784节(2 / 3)

,但实在太多,蚂蚁一样,市舶司就那么几艘船,一二十个人,遇到强横的还会丢了性命,现在也基本上不查了。”

刘武通不是来查税,他对走私没兴趣,只关心可疑人犯。

他问周县令道:“如果我要调查刺客,从何入手?”

周县令点点头道:“我刚才说有办法,就是指调查渔民,只要明确不是查走私和偷渡,是查刺客,相信渔民都会帮忙。”

“那怎么调查呢?”

“我现在带将军去码头,召集船头训话!”

刘武通对王增正笑道:“有周县令陪我,就不麻烦王司马了。”

王增正求之不得,连忙起身道:“如果有需要州衙的地方,尽管开口,需要州兵,我们也会立刻出动。”

“我知道了,多谢王司马!”

王增正走了,周县令叫了县尉和捕快头子以及十几名捕快,一群人领着内卫向码头而去。

第1309章 初见线索

走到一半,县里出了点紧急事件,周县令只得返回,他让杨县尉全程陪同内卫办案。

刘武通倒不在意,他发现杨县尉才是真正的熟悉低层情况。

蓬莱县的港区很大,占地上千顷,只有一条平坦官道进入港区,四周都是乱石泥坑以及杂草丛生,还修了一条长长的围墙,把港区包围起来,但围墙年代久远,已经破烂不堪,肉眼可见大段大段的坍塌。

杨县尉对刘武通介绍道:“围墙还是武则天时代修建的,但毫无意义,正经商人运货必须走官道,别的地方牲畜大车都走不了,而走私偷渡的渔船根本不会在港区卸货,在外面随便找个水湾就上岸了。”

刘武通点点头问道:“有多少渔船?”

“至少上千艘了!”

刘武通吓一跳,“这怎么查?”

杨县尉笑着解释道:“其实这里面还有船头,这些渔船基本上都是一个村一个帮,选一个船头,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船头出面,争夺渔场打架,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将军只要询问船头便可,他们心里都有数的。”

“有多少船头呢?”

“大概三十几個吧!”

刘武通有点担心道:“就怕他们牵涉利益,不肯说实话啊!”

县尉眯眼笑道:“将军放心,我们有办法!”

“县尉不妨说一说,什么好办法?”

县尉低声道:“这些船头之间争夺渔场,经常打架,矛盾很深,而且都互相知根知底,给点蝇头小利,他们就一定会来告对方黑状!”

刘武通暗暗佩服,还是这些底层官员有办法。

县尉召集了三十几名船头一通训话,要把他们说清楚最近一两个月的可疑外国人,还有偷渡进大唐的外国人,不得隐瞒,违者一律严惩。

训完话,县尉又安排捕头去传播消息,揭发有奖,最高能奖赏一个固定鱼位,鱼位就是市场上卖鱼的摊位,这对渔民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自己固定的鱼位,每次都要去租借别人的摊位,价格很贵,着实让他们肉疼。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他们不用去谈话,就等着船头们互相来揭发,一方面是报复对方,另一方面就看能不能混到一点奖励。

县尉的手段果然有效,跑来互相揭发告状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说什么的都有,但唯独就没有内卫关注的目标,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年轻强健的人潜入大唐。

次日上午,刘武通正在听取莱州那边的汇报,汇报之人是他儿子刘小石。

当年的少年已经长大,刘小石二十余岁了,长得高大威猛,身手矫健,他也加入了内卫,跟随调查副使去莱州调查,奉命赶来登州向父亲汇报。

“莱州那边查到一点线索,一个月前,一艘契丹的渔船倾翻,莱州的渔船救起了十几个契丹渔民,带回莱州,准备第二天报官,结果第二天救人的渔民被人杀了,那十几个契丹渔民消失无踪,彭将军开棺验尸,发现被杀的渔民是被人一剑穿心,非常狠辣精准,彭将军判断那十几个契丹渔民是专业杀手。”

刘武通点点头问道:“发鹰信给长安了吗?”

“已经发了!”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询问声,“请问,内卫刘将军住这里吗?”

刘武通走出大堂,原来是县尉杨辽,后面还跟着两个人。

“杨县尉是有线索给我吗?”

杨辽点点头,“今天有刘将军感兴趣的线索!”

他回头招招手,两名渔民走上前,一起躬身行礼,杨辽笑道:“他们能提供线索!”

刘武通立刻道:“快进来说话!”

几个人走进大堂,围着一张桌子坐下,刘武通对一名年纪稍大的人笑道:“我昨天见过你,你姓关,是个船头!”

船头点点头,“昨天提供给将军的消息没有什么用,昨晚我回去,我堂弟关五郎跑来告诉我一个消息,我觉得有用,便一早来找杨县尉。”

旁边一个稍微腼腆的年轻男子就是关五郎,刘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