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78o节(2 / 3)

他们好好转移,然后把所有人证物证交给御史台。”

“卑职明白,今天就移交!”

李成华行一礼,匆匆走了。

李邺负手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杀机。

本来这种私生子的事情可大可小,如果李泌刘晏犯了,那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如果其他重臣犯了,也不会公开,最多让他自己辞职。

但李岘不一样,他执着的血统论触犯了李邺的底线,李瑀事件,他是李瑀集团的第一号支持者,李邺看在他为官清廉的份上,已经给他机会了。

但李岘不珍惜,又企图利用废奴令搞串联,目的就是为了在自己登基前夕掀起反对浪潮,逼自己不得不延迟甚至取消登基。

李邺已经忍无可忍,这一次不可能再饶他了,必须利用私生子事件彻底将他扳倒贬黜,永不再用。

李岘刚刚得到消息,宁王李琳今天上午觐见了摄政王,可把他气坏了。

他原本以为李琳只是有点拿不定主意,需要自己再开导开导,他就能签署申明书,毕竟他一口答应自己的。

没想到李琳竟然彻底转身,一点余地都不留给自己,这等于就直接和自己翻脸了。

着实让他心中郁闷万分,他跑了这名多天,一共只有二十几名宗室签署申明书,都是晚辈宗室子弟,真正的老一辈宗室在李璘案中都被吓破了胆,一个个都逃去洛阳,深居简出。

现在唯一能震场子的,就只剩下宁王李琳了,他也是目前宗室中唯一的亲王,现在连他都翻脸了,这份申明书还有什么意义?

根本掀不起浪花,看来李邺登基篡位已经很难再改变了。

李岘极为看重血统,虽然李邺也是皇族,长平郡王李叔良的后人,李林甫的孙子,但在李岘看来根本就是血统异端,他的登基本质就是篡位,真正的大唐被他灭了。

但现在李琳也背叛了,李岘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说话声,“请问李尚书在吗?”

“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御史台官员,特来请李尚书去御史台配合调查。”

李岘一怔,他快步走出官房,只见门口站着三名官员,其中为首之人他认识,侍御史刘安易。

“刘御史,什么事情?”

刘安易躬身行一礼,“卑职奉命请李尚书去御史台协助调查。”

刘安易取出一份御史大夫颜真卿签发的协助调查书,有御史台大印。

李岘心里明白,只要盖上御史台大印,那就是证据确凿的案子了,只是因为自己地位高,才稍微客气地用了协助调查字样。

李岘哼了一声,“我犯了什么罪,要被带去御史台调查?”

“不是什么罪行,但和李尚书的身份不符,有失官德,李尚书认识一个叫李长昆的十岁孩子吧!”

俨如迎头一棒,李岘登时感到天旋地转,他隐瞒了整整十年的私生子终于曝光了。

第1303章 老骥伏枥

这一次李邺没有给李岘辞职的机会,辞职回家都是一种奢望。

李邺以李岘官德不修,养私生子为由,直接罢免了李岘的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同时革除其开府仪同三司的散官,并剥夺了余国公爵位,贬为岭南端州司马。

名义上是去偏远州当司马,但本质就是流放岭南,这辈子别想回来了。

与此同时,在申明书上签字的二十三名宗室皇族全被取消宗室资格,贬为庶民,剥夺其一切待遇。

这些小宗室子弟都是因为原本是郡王、国公、郡公,后被除爵令波及,都降为伯爵、子爵,最高只有县公。

他们心中都极为不满,纷纷响应反对废奴令的号召,在反对废奴令申明书上签字,他们不知道废奴令是一把锋利的刀,他自己撞了上去,岂能幸免?

这下可好,被宗正寺除名,宗室的一切待遇都没有了,贬为庶民,意味着爵位也没有了,住的公房官宅也没有了,要被赶出来,自己去租房子。

这还只是第一步,如果他们曾经做过什么违法害人之事,比如抢夺别人妻女财产之类,没有了宗室身份庇护,很容易被仇家告状,那时就要上公堂受审,一旦罪名坐实,铁定要被发配边疆了。

因为废奴令还没有颁布,搞不好妻儿也要被没为官奴。

这就是最大的讽刺,反对废奴令,最后自己的老婆孩子成了奴隶。

这是在距离李邺登基还有不到一个月之时,李邺借废奴令露出了刀锋,这其实就是明牌,这个关键时刻,反对废奴令就是反对他登基,那就是他的敌人,会毫不留情镇压打击,并杀鸡骇猴,威慑其他人。

但对于自己的坚定支持者,李邺又如春风化雨般的关爱。

次日下午,李邺接见了回京城述职的老将郭子仪。

幽州战役结束后,郭子仪主动交了军权,被李邺封为校检兵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带御史大夫头衔,出任河南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