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天竺阿三人祖祖辈辈刻在基因里的本性,见到弱者,便一拥而上欺凌,遇到强者,则一個个胆小如鼠,争先恐后逃命。
要不然,王玄策就不会凭着借来的数千尼泊尔军,便能横扫天竺各国,几十万天竺军队被他打得土崩瓦解。
要不然,一千多年后也不会出现三个中国军人俘虏印度一个王牌炮兵营的壮举。
就在天竺士兵全体选择投降之时,二十几里外的草原上正发生激战,达扎路恭见对方只有万余骑兵追赶,他立刻命令全军调转马头和唐军激战。
但激战仅一刻钟,副将张冰泉率领一万骑兵支援而来,两支骑兵前后夹击,吐蕃骑兵大败,死伤不计其数,达扎路恭率领两千余残军南逃。
不料在大非川再次遭到浑瑊军队的拦截,吐蕃军几乎全军覆灭,达扎路恭只带着数十人拼死冲出重围,逃回高原了。
半个月后,在大雪来临之前,七万天竺人战俘被送去了长安。
这批被称为昆仑奴的战俘,很快又将乘船前往江都,在江都稍作休整后,分三批从海路送往泉州,他们将在大唐的海外服五年劳役,五年后他们可以选择,愿意回家乡,大唐将派船送他们回天竺,愿意留下,那么就转变为雇佣工,能拿到每天三十文的工钱,继续当伐木工。
事实上,绝大部分战俘都不愿意返回家乡,就算回了天竺,他们也是低种姓贱民,甚至是不可接触的人。
更大的可能性,他们还是会被天竺的统治者再次卖作奴隶,过着更加悲惨,猪狗不如的生活。
至少在唐朝,他们还能吃饱饭,有衣服穿,有地方住,病了有医生给他们治病。
这些昆仑奴基本上都选择了留在吕宋诸岛,十年后,他们获得了大唐的户籍。
他们中很多人娶了南洋或者天竺过来的女人,从此在吕宋诸岛生儿育女,他们的孩子也成了大唐的海外平民,大多以种田和小商贩为生。
第1295章 废奴初讨
十一月下旬,一场中雪纷纷扬扬落下,将长安城铺上一层晶莹的白雪,瑞雪吉兆,给即将到来的新年和新皇登基带来了几分期待。
这几天,长安街头都在谈论昆仑奴,很多长安百姓还专程跑去城外看了列队从陇右送来的天竺人战俘。
在长安也有不少天竺人,至少有几千人,基本上都以杂耍和行医为生,也有上万名被卖作奴隶的黑人,这些黑人奴隶便被叫做昆仑奴。
这些昆仑奴虽然都长得黑,但人种和来源不一样,有三成昆仑奴是粟特人从非洲战俘中挑选并贩卖到唐朝,他们身材高大健壮,大部分都是替豪门看门或者赶马车之类。
另外七成是犍驮罗商人从天竺买来,再贩卖到长安为奴,这些犍驮罗商人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人,犍驮罗就是伊斯兰堡。
因为这些犍驮罗商人自称是昆仑商人,所以他们贩卖的天竺黑奴就被称为昆仑奴,他们一般在豪门的庄园内劳作。
虽然同样是来自天竺,但天竺杂耍人和天竺胡僧基本上都是种姓第三等级犬舍,而昆仑奴则几乎都是第四等的首陀罗,甚至是不可接触者,也就是天竺贱民,所以长安的天竺人更加瞧不起自己的同胞。
当然,天竺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几十个小国,这些天竺人并没有什么同胞概念。
这两天,朝廷也在讨论昆仑奴,李邺从这批战俘中得到启发,他们可以从天竺招募劳工开发海外领土。
议事堂内,李邺对众高官笑道:“日本和新罗人,我打算用他们开发辽东,那边气候水土和他们国内差不多,他们能适应,但热带他们不行。
吕宋群岛我原本想用南洋的劳工,但我有顾虑,我一是担心他们各自国家会抵触,更重要是,我担心他们会鸠占雀巢,等我们建设好了,这帮南洋人会蜂拥而来,或者说不肯走了,我们辛辛苦苦,却给他们做了嫁衣,这怎么行?”
张立笑道:“殿下怎么就不担心天竺人会蜂拥而来呢?”
李邺笑了笑道:“一是天竺距离吕宋岛太遥远了,只有我们的海船才能劈波斩浪抵达,他们的小船走不了。
其次我们招募劳工一定要找那种家里有妻儿的,他们就一心想着挣钱回家买地盖房子,而不会想着留在吕宋。
第三就是天竺人奴性重,容易管理,比较随遇而安,送他们回去,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回去。”
韦见素问道:“殿下,这七万战俘几年放他们回家吗?”
李邺迟疑一下道:“我看了陇右对七万战俘的调查报告,发现有点难办,这些战俘是天竺北面几个小国的人,被吐蕃入侵抓走,他们不知道自己家乡在哪里,甚至不知道自己国家叫什么名字,他们基本上没有出过远门,送他们回天竺,他们也找不到自己家乡,还是一样流落异乡,再沦为奴隶。”
“那殿下打算怎么办呢?”裴遵庆问道。
“所以我考虑等五年后,给他们一个选择,想回天竺,就送他们回去,不想回天竺,就把他们改为劳工,然后找些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