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叫太子,好像不妥吧!”
韦见素微微一笑,“册封为皇嗣,同时任监国摄政王!”
还是韦见素精明,李邺和小皇帝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那么封皇太兄,或者皇太叔之类都不妥。
而皇嗣的意思就是皇位继承人,范围比较宽广,不一定是直系血亲,只要是宗室皇位继承人都可以称为皇嗣,可以说,这个名称就是为李邺量身打造。
“好!等会儿我就去找太后。”
………
张立以为自己会废很多口舌,没想到太后竟然一口便答应了。
“明天哀家就下旨,册封摄政王为皇嗣。”
张立欣然道:“你能这样识大体,让人欣慰!”
张太后冷笑一声,“我不是识大体,我没有选择了而已,我想问问父亲,一旦摄政王登基,我还是太后呢?”
张立半晌道:“太后恐怕就是他母亲了,你是随天子而走,天子改封王,那你就应该改封为国夫人。”
“那我能改嫁吗?”
张立苦笑道:“你妹妹改嫁给了陈王,一旦你没有了太后名份,按理是可以改嫁,一般也只能改嫁给皇族,但现在宗室都被削番了,也没有什么地位,改嫁给他们,还不如不嫁。”
张太后迟疑一下道:“那新皇帝呢?我能成为他的嫔妃吗?”
张立看了女儿一眼,他早就听到一些传闻,太后每次都是单独召见摄政王,还把贴身宫女赶出来,让人不免想入非非,大家都有意识地不往那个方向去想,
现在太后这样一问,张立心里就明白了。
他沉思半晌道:“你知道隋朝萧皇后吗?她被太宗皇帝从草原接回来后,便一直住在皇宫内,她事实上成了太宗皇帝的女人,但她没有名份,只要没有名份,我想很多事情就好说了,也没有会谁去管天子的私事。”
张太后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父亲解惑!”
………
马车内,张立心事重重,没想到自己女儿居然和摄政王有了暧昧的关系,这可麻烦大了,一旦传出去,影响会非常恶劣。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摄政王尽快登基,废除女儿太后的名份,改封为国夫人,那没有人再关注她了。
张立有时候也觉得女儿可怜,还不到三十岁,儿子又是傻子,如果她能像沈珍珠那样,再怀一个孩子,哪怕她没有任何名份,但她的后半生也有依靠了。
第1280章 巡视新城
次日上午,张太后颁布诏书,册封摄政王李邺为皇嗣,同时继续出任监国摄政王。
这就意味着李邺成为了大唐皇位的正式继承人,也是唯一继承人,为他上位登基踏上了最关键的一步。
而与此同时,李邺正带着几名重臣在东城外视察扩城建设。
长安扩城建设已经开始了几个月,除了早期的回收土地,平整土地外,现在已经开始了城墙修建,目前正在铺设地基,灞水上停满了运石船。
从蓝田县运来大量花岗石,石匠将它们凿成一块块大型方条石,将它们铺设到挖好并夯实的城墙沟壑内,成为地基。
修建城墙很讲究,最下面先铺一层鹅卵石,地基上和周围的泥土必须要抄熟后,混上石灰,然后盖土压平夯实,这就保证了地基不会长草,不会有鼠蛇打洞,这就和修建唐直道一样。
铺设了三尺厚的条石后,就开始用糯米浆拌上石灰作为灰浆进行砌砖了,砖块也是烧制而成的大青砖,十分结实耐用,敲击有金属声,可保证百年不朽。
李邺负手站在东城头上,远处数千人在忙碌修建城墙,而南面是波光粼粼的曲江池,扩城不涉及曲江池,而是在曲江池北面向东延伸。
旁边工部尚书李岘给李邺介绍道:“殿下,最初的方案是修建了外城后再拆除内城墙,但现在普遍都要求内墙不拆除,把长安分为内城和外城。”
李邺笑了笑问道:“政事堂讨论过吗?”
旁边韦见素笑了笑道:“回禀殿下,政事堂讨论过,大家都一致赞成内城墙不拆,但希望多开几扇城门。”
李邺点了点头,“城墙是否拆除我不干涉,由政事堂决定,但希望能集思广益,考虑周全一点。”
韦见素行一礼,“微臣明白!”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吵嚷声,只见远处数百人拿着木棍锄头气势汹汹走来,一路大喊大叫,群情激昂,冲上去阻扰工匠施工。
李邺脸一沉,“这又是怎么回事?”
李岘叹息一声,“这些都是征地的农民,官府按照每亩百贯的价格买了他们的土地,同时官府又承诺,将来每户给两亩宅地,当时他们都欢天喜地拿钱拆迁了,后来不知谁怂恿他们,说百贯一亩卖亏了,以后变成城内宅地,就价值千贯一亩,然后他们就开始闹了。”
李邺眉头一皱,“闹了多久了?”
“两个月吧!几乎天天都来,今天人还算少的,前些天,带着亲戚朋友,来了几千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