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也顾不上李系无礼之语,一起问道:“贤侄这话什么意思?”
“你们不想一想,李璘什么时候死的,昨天中午死的,已经经历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现在又过了整整一天,内卫还没有上门,内卫什么时候做事这么磨蹭了?还是你们参与谋反的证据不足?我今天都已经看到内卫抄送给我们的效忠书和名单清册,你们还在想什么?”
三人都像被雷劈一样,都呆住了,李瑁连忙抱拳,哀求道:“贤侄就给我们明示吧!我们不想死,我们该怎么办?”
李系叹口气,“十八叔,如果我是你,我昨天就上书朝廷了,支持摄政王登基,你们两个也是,我真不懂,你们是可是太上皇的儿子啊!嫡系中的嫡系,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利用起来,你们联名上书,呼吁摄政王上位,摄政王还会杀你们吗?”
三人如梦方醒,李瑁狠狠给自己一个耳光,“我真是蠢到家了,贤侄说得一点没错,我们真的笨!”
李珪又问道:“如果我们上书,是不是就没事了?”
李系淡淡一笑,“只是不死而已,还有流放,还有坐牢,你们觉得够吗?”
李瑁毕竟是李璘的军师,他是当局者迷,现在李系一棒子把他打醒了,他立刻明白了,李邺还没有抓他们,是在等待谈判,所以李系才说,怎么处置可以选。
李瑁咬牙道:“贤侄就明说吧!我想脱罪,我该怎么做?”
李系笑了笑道:“三堂会审到目前还没有启动,摄政王殿下其实就在等你们的态度,态度有诚意,那你们什么事情都不会有,该风雅聚会,该打猎出游,一切照旧,可如果态度没有诚意,那就是李璘同党,最好的下场也是流放岭南,所以我才说,你们可以选择。”
李瑁一摆手,止住旁边两人,目光炯炯盯着李希,“那我需要拿出什么诚意?”
李系也不再绕弯子了,缓缓道:“第一,公开支持摄政王登基;第二,把关中的庄园交出来;第三,自降爵位一级,摄政王殿下不允许再有亲王,就这三个条件,你们的钱财可以不动,明白了吗?”
第1278章 清理宗室
次日一早,寿王李瑁、义王李玼和陈王李珪联名上书,认为现天子有疾病,难以治理天下,要求天子天子退位,并强烈支持摄政王上位登基,振兴大唐,重归盛世。
寿王等人带头后,宗室皇族如梦方醒,纷纷上书,支持摄政王上位登基。
紧接着,户部开始清查关中庄园,收回皇田和庄园五百余座,收为官有,所有租户都不变,重新和官府签订租约,并免租金一年。
削爵令继续推行,所有皇族宗室削爵一级,并下令‘凡宗室皇族,无功于社稷者,不得为国公、郡王,以下为县公,新生宗室,不授爵位。’
也就是说,宗室皇族不光亲王没有了,连郡王也没有了,而且还不能封国公,直接降为县公,然后每隔一代下降一级,新出生的宗室,也不再授爵。
削爵收田这一招非常狠,不是说你改为支持摄政王登基就没事了,你参加了阴谋造反,不抓捕流放,没收财产就已经不错了,肯定会有惩罚,一个收田,在关中范围内的庄园全部没收,充公为官田,防止他们再训练庄丁。
第二就是削爵,之前有削爵令,因为皇族宗室抵触强烈,所以只针对皇族宗室以外的官员,像关陇贵族、外戚重臣等等,都被削掉了王爵和国公,最高只有县公。
当然,有功于社稷者例外,李岱虽不再是郡王,但也是正一品国公,像韦见素、李泌、刘晏这些相国,他们也是国公,还有跟随李邺南征北战的大将们,很多也封为国公,这些有功劳者不动,
这一次李邺直接对宗室皇族下手,抓住他们叛乱造反的事情,一刀切下去,像寿王、义王、陈王这些亲王,一下子都直接降为县公了。
而像关陇贵族在关中也有大量庄园,李邺没有直接没收,而是采用置换的方式,在河北和中原,给他们同样的土地置换,不愿置换,那就由朝廷按照市价收购。
就是一句话,关中地区不准有私人庄园,这主要就是防范造反。
当年李渊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夺取关中和长安,根本原因就是各个关陇贵族的庄园内都训练了大量庄丁,聚集起来就是几十万人,里应外合,自然很容易夺取关中和长安。
像这次李璘训练八千庄丁,这还是从四万庄丁中五抽一,挑选出来的精锐,长安可是夜不闭城门,这四万庄丁直接杀进长安,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所以借助这次李璘和李瑀造反的契机,李邺就直接动手,扫除了关中的全部庄园。
同时朝廷下旨,天下各地庄园、府宅,庄丁不得超过五十人,府丁不得超过三十人,不得拥有弩矛等重型兵器,一旦违禁视同造反,有特殊情况,需层层上报,由兵部批准并备案。
政事堂内,李邺向各位相国和辅相简单叙述了河北之战和幽州之战。
李邺缓缓道:“事实上,幽州之战并没有结束,还有回纥人后续,是战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