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长史魏丰的陪同下视察一处防御点,这时,有骑兵疾奔而来,翻身下马禀报道:“启禀殿下,回纥可汗派一名万夫长前来交涉,他准备幽州拜见殿下。”
还真巧了,李邺沉吟一下道:“带他去谷口大营,我在大营见他!”
大营内,骨咄向李邺躬身行礼,“参见摄政王!”
李邺见他须发皆白,是一员老将,便摆手道:“请坐!”
“多谢殿下!”
骨咄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坐下又欠身道:“可汗受朱泚等人的重利诱惑,一时糊涂,率军南下想助藩镇一臂之力,不料身陷囹圄,恳请”
不等他说完,李邺一摆手道:“如果他想获得自由,只要他答应我三个条件,我可以放他自由,但也只允许他一人回草原,其他人不可能!”
骨咄沉默了,他了解登利可汗,如果丢弃数万将士独自回国,登利可汗为保自己的汗王,他还真做得出来,但骨咄不允许登利可汗这样做。
沉默片刻道:“我奉命回草原报信,要求回纥和大唐进行和谈,用一个双方接受的方案,让数万将士平安返回草原。”
李邺笑了笑问道:“现在你们还有五万军队吧!”
“准确说还有五万六千人,有三万多匹无主战马,还有五千头骡子,粮食还能坚持两三天,还一万担茶饼,坚持半年应该可以。”
李邺点点头,“好吧!我同意你北上报信,如果回纥大军赶来救援,我还真求之不得!”
骨咄苦笑一声道:“如果我们早知道唐军火器的强大,就无论如何不敢南下了!”
他亲自领教了唐军强大的火器后,便知道草原游牧骑兵不可能再南下了。
李邺随即派人护送骨咄一行出居庸关,准他们回草原报信。
第1268章 退位建议
长安,消灭藩镇的欢庆气氛还没有过去,不时可以听见敲锣打鼓声,在几天前,长安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欢庆河北回归朝廷。
一连几天,长安就像过年一样,全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百姓们载歌载舞,发自内心的喜悦。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战争结束,军费开支必然会大大减少,压在大家头上的战争税赋也会极大减轻,改善生活指日可见。
朝廷更是宣布放假两天,以示庆贺,同时昭告天下,所有的胜利都是在摄政王殿下的带领下取得,甚至摄政王殿下亲自率领大军在河北作战。
朝廷的助推取得了回应,在游行队伍中,数十万人一起大喊,‘摄政王万岁!摄政王万岁!’
这就是强大的民意,摄政王殿下登基已经是众望所归。
这天下午,独孤烈来到了兄弟独孤明的府上,独孤明的心情非常不错,他的女儿独孤太微前几天足月生下了一个儿子,十分健壮可爱。
妻子也丢掉了一切成见,跑到摄政王宫去照顾女儿,看望外孙。
“兄长来得正好,你觉得李榉这个名字如何?有攀木而上之意!”
独孤烈哑然失笑,兄弟正在给外孙起名呢!
“还行吧!关键是孩子的祖父同不同意。”
独孤明呵呵一笑,“我已经给他说好了,他说这个面子一定要给我。”
“那就好,李榉这个名字不错。”
“回头我给孩子他爹说一声,这個起名权就让给我了。”
“我有事情找你呢!”独孤烈提醒道。
独孤明点点头,“去书房说吧!”
两人来到书房坐下,独孤烈道:“最近让摄政王登基的呼声很高,但朝廷还没有动静,只是大家都在议论,我想助推一把,让关陇贵族系集体签名呼上书,你觉得如何?”
关陇贵族系加上连枝瓜蔓,在朝廷官员占比接近三成了,威力确实不小。
独孤明沉思片刻道:“这个问题我去年就考虑过,毕竟现在皇帝还在,没有犯什么错误,如果强迫他退位,于理于法都不合适,我觉得与其摄政王先进,不如天子先退,找到让年少天子退位的借口。”
独孤烈点点头,“你说得对,大家都知道天子是傻子,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人怎么能当皇帝?”
“所以要宣传这一点,不过这又和张家有关系,建议大哥先和张立谈一谈。”
独孤烈眉头一皱,“为什么要和张立谈,难道不应该是他主动提出来吗?”
独孤明叹口气,“就怕张立想利用最后这个机会讨价还价一番。”
独孤烈冷笑道:“如果他聪明就不会这样做,他但凡敢这样做,最多半年后他就得垮了,如果他主动一点,卖力一点,说不定摄政王真会给他一个面子,我不会多事!”
独孤明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让韦见素去和他谈吧!兄长想搞联名上书,我全力支持。”
“不光是联名上书,还有瑞兆!”
独孤烈低声道:“我想把家族收藏的雍鼎拿出来,你觉得呢?”
独孤明犹豫道:“它虽然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