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骑兵纷纷落水。
尽管南岸的回纥骑兵增加到七千人,但他们依旧不是两万唐军骑兵的对手,这时,大将马燧也率领两万军队赶来。
他们切断了回纥骑兵向东逃跑的退路,唐军越战越勇,联军越战越软,很多士兵想投降,但机会没有了。
这一战一直激战到三更时分,随着最后数百名骑兵被歼灭,战斗终于结束了,一万范阳军全部阵亡,七千回纥骑兵也全部被歼灭,唐军没有留战俘,伤兵也全部斩杀。
但这一战唐军也付出三千人阵亡的代价,受伤者更达四千余人。
第一次强渡拒马河虽然失败,付出了近两万人的代价,但回纥登利可汗也看到了希望。
他认为之所以渡河失败,是因为只铺设了一条浮桥的缘故,如果一开始就铺设三条浮桥,那么至少有五六万人能杀过去,他们肯定就能突破拒马河了。
但唐军的战船却让人苦恼,他们在河中没有任何对手,浮桥被它们随意撞击,如何干掉唐军的战船才是眼前最急迫的事情。
这天下午,有士兵来报,唐军战船起火,这让登利可汗精神大振,连忙赶去河边。
只见半截浮桥不远处,河面一艘大船燃起了熊熊烈火,船上的唐军士兵纷纷跳水,向不远处一艘小船游去。
“怎么回事?”
“回禀可汗,船只靠近浮桥,我们士兵投入了几只燃烧的火油罐,对方船只就燃烧起来了。”
“火油!”
登利可汗一拍脑门,这可是对付船只的利器啊!自己居然忘记了。
第1255章 渡河再战
入夜,五万大军和两万范阳军再度集结,准备再一次进攻南岸。
这一次他们总结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用皮筏子过河,另一方面搭建浮桥,实际上浮桥的模块已经做好,就是将它一块块拼接起来,这样造桥的速度就快了一倍不止。
而且回纥军依旧选择了第一次渡河之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里的河道最窄,只有二十五丈,但水势却很平稳,另外,浮桥虽然已经被唐军的船只撞毁,但大部分木桩还保留着,这就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打木桩的环节。
二十五丈,只有七十五米左右,弩箭都可以射到对岸,这次回纥军决定搭建三座浮桥,以最快的速度将骑兵投入到对岸。
双方已经打成了明战,也没法隐瞒,大规模军队集结就会立刻被对方发现。
在河对岸同样集结了六万唐军士兵,由郭子仪统一指挥,郭子仪稳重的性格和老辣的手段在这一刻显示得淋漓尽致。
他首先在河边部署了一万弩手,并临时修建起一条长三里,高四尺高的泥袋墙,士兵们可以趴在泥袋墙上射击。
另外,郭子仪还部署了一条火雷带,一但唐军崩溃,还可以利用铁火雷的爆炸来阻挡敌军追击。
当然,这条火雷带也是尽量不要使用。
夜幕降临,范阳军三千名工事兵出动了,他们将事先搭建好的模块放入河中进行拼接,由于河道宽度只有二十五丈,所以只要搭建五十个模块就行了,一个模块长度正好是六尺。
唐军一万弩兵可没有闲着,箭如疾雨,铺天盖地向工事兵射来。
工事兵都爬在地上和甲板上,躲避着箭雨,不断有人被射中,惨叫起来。
“皮筏子出击!”
朱泚一声令下,五千范阳军士兵扛着皮筏子向河中冲去,一個个都跳上了皮筏子。
他们用的是中等皮筏子,一个筏子中坐五名士兵,三名士兵高举盾牌,两名士兵划船,皮筏子向对岸驶去。
一万弩手立刻改变了目标,暴风骤雨般的箭矢射向水中,不断有士兵中箭落水,也有羊皮囊爆裂,皮筏子倾翻。
不过二十五丈的河道太短,一千艘皮筏子只倾翻了三百余艘,其余都顺利到岸,其余士兵都大喊着杀上岸来。
郭子仪令道:“吹响号角,长矛步兵出击!”
“呜——”号角声吹响。
在泥沙墙下蹲了一万名长矛步兵,他们立刻站起身,手中长矛,黑压压的人群迎面向敌军杀去,双方在岸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时,弩兵的目标又转向了正在铺设浮桥的工事兵。
而唐军也有三千工事在忙碌,他们在挖六条深沟,分别对准了六座浮桥,每条深沟宽达两丈,长两百步,沟壑里面插满了锋利的长矛。
郭子仪的老辣就体现在这里,夜色中,敌军骑兵根本看不见这六条深沟。
时间一点点过去,第一批乘坐皮筏子上岸的士兵基本上被全歼,而浮桥也渐渐要完成。
郭子仪当即下令道:“命令弩军和长矛军退兵!”
“当!当!当!”锣声敲响,一万长矛士兵和一万弩军如潮水般向后撤退,弩军撤退到第二道防御泥墙背后,他们换了箭壶,将普通箭换成了毒箭。
郭子仪又下令,“重甲步兵上!”
六千重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