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715节(1 / 3)

船夫又恭维道:“我就先预祝公子和沈家小娘子早进洞房,早生贵子!”

顾桐头脑发热,也不管不顾了,当即取了一百两银子给船夫,船夫得了银子,便让顾桐回去等候,三天内必有消息。

船夫当然不会真的去抢人,他只是骗顾桐的银子而已,现在一百两银子已经骗到手,他又在惦记顾桐的另外一半银子了。

有办法骗到手吗?当然有办法,雇艘小船,找个妓女假扮沈家小娘子,在夜间交人,拿到剩下的百两银子后就逃之夭夭,等那位木头公子天亮发现不对时,什么都来不及了。

船夫需要帮手,他当即找到了表弟,船夫的表弟叫做吴胜,是个不折不扣的无赖地痞,而且消息灵通,交结广泛。

吴胜听表哥说了来意,前太子妃,京城贵客,二十多艘船只去了杭州,把这些关键信息汇拢,他便立刻意识到这里面有发大财的机会。

他先敷衍了表兄,表示他马上去找妓女找船只,吴胜随即骑马赶往乌程县。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如果不熟悉,很少看到马车或者牛车,基本上都是乘船出行。

江南地区的治安在天宝年以前是非常不错,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偷小窃,没有大的团伙盗贼。

但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北方流民涌入江南,加上官府大量财力和资源都用到防御贼军上,江南的治安也渐渐开始恶化了。

江南的盗匪以水贼居多,十几人、二十人一伙,主要以抢掠商船为生,不过安史之乱结束后,各地官府也开始重点打击水贼,这两年水贼也大大减少。

不过在江南地区依旧活跃着三支势力颇大的盗匪,一支是长江水贼常茂生,手下有一百余人,活跃在长江下游,手下有一百余人。

第二个是宣州山匪林甘石,手下五百余人,活跃在两浙道西部的山区,第三个便是钱塘水贼宋广春,手下约八十余人,活跃在钱塘江上。

这三支盗匪其实都是江南农民起义军袁晁和方清的部下,这两支义军前年被李光弼先后剿灭,主力虽然被剿灭,余孽依然像星火般存在。

常茂生是袁晁的部下,从越州逃进太湖,又从太湖流窜到长江,成为长江水贼。

林甘石和宋广春则是义军首领方清的部下,方清被李光弼剿灭后,这两人一个率领部下逃进山中,一个率部下逃进了钱塘江。

再次起义是没有了,他们最后都沦为水贼盗匪。

而船夫的表弟吴胜其实就是宋广春安插在湖州的眼线之一。

他将一个涉及巨大财富的信息火速传给了宋广春。

第1191章 钱塘夜战

李邺的船队一共有二十五艘,几乎都是五百石的客船,其中他的两百名亲兵占去了二十艘,李邺自己有一艘,另外四艘属于沈珍珠,她和沈璃乘坐一艘,二十几名丫鬟仆妇乘坐一艘,还有两艘运送她的行李。

沈珍珠个人当然很有钱,娘家给她的陪嫁,丈夫留给她和儿子的财富,她在长安宝记柜坊地库内有一座专门的库房。

她的随身行李都是各种衣服、绸缎和首饰细软,光随身的白银就有两万余两,装满三百多口大箱子,这次也一起跟随她返回长安。

李邺这次是以私人身份访问沈宅,他的随身亲兵不多,只有两百人,军队都在杭州等候。

这天傍晚,船队驶入钱塘江,进入钱塘江后,再走一天一夜就到杭州。

李邺正坐在船舱里写信,他在出发去泉州之前,需要安排好一些事情。

这时,副统领张云在船舱门口紧张道:“发现五艘来历不明的船一直跟着我们!”

李邺眉头一皱,“为什么叫来历不明?”

“我们的弟兄发现这几艘船内都隐藏了青壮男子,带有兵器,而且他们互相联络。”

“船只多大,对方有多少人?”李邺又问道。

“都是千石货船,估计对方有七八十人左右。”

李邺从箱子里取出一份报告,是浙西道的治安汇报,其中提到了钱塘江上有一股水贼,首领叫宋广春,是原来乱匪方清的部将,十分凶悍,而且胆大妄为,人数在九十人左右,上面提到了他们标识,三角黑旗。

“他们船上有旗帜吗?”李邺又问道。

“好像为首的船只上有一面三角黑旗。”

李邺点点头,那就对了,果然是宋广春的水贼,这帮水贼嗅觉还真敏锐,居然能发现自己。

“殿下,天已经快黑了,我们在陆地上两千人都不怕,但在江中我们没有优势。”

李邺沉吟一下道:“靠岸吧!让弟兄们做好准备,用爆裂箭,全部射程,一个不留!”

沈珍珠正在沈璃坐在船舱内吃晚饭,这时,船只忽然晃了一下,李邺推开舱门笑道:“两位女施主跟我上岸吧!”

沈珍珠发现李邺穿着盔甲,她心中一怔,问道:“殿下,发生什么事了吗?”

“有一群水贼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想袭击我们,我们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