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可以去考算科了,确实很好的创意,平时行船,冬天把船放在冰橇托上,可以继续运输,而且运输食物还不容易坏。」
「大哥,这是新意吗?」
「绝对是新意,这两个新意足够了。」
韦应物又问苏惠道:「苏老弟的答题有什么新意?」
「大哥,疏浚河道算不算新意。」
韦应物沉吟一下道:「疏浚河道也算是言之有物,但我估计大部分考生都会写,所以谈不上新意。」
苏惠想了想又道:「在陆地运输上,我建议北方用骆驼,南方用大象,码头上,我也建议使用大象。」
韦应物顿时有兴趣了,「贤弟怎么会想到大象?」
苏惠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家在姚州有一座甘蔗园,里面就有二十头大象负责搬运,我小时候就看见一头大象拖着满载几千斤的大车运输,而且它的鼻子
能卷起超过一千斤的重物,这在码头上搬货上船,我觉得非常有用,而且大象不挑食,在南方很容易养活。」
韦应物点点头,「大象能不能替代牛搞运输我不知道,但大象用在码头上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也算很有新意!」
两人松了口气,韦大哥这样说,他们又能看到一线希望了。
韦应物又道:「今天我来找你们,主要是为了嘱咐你们两件事,第一,暂时不要灰心丧气离开长安,第二,不要去青楼,我们有规定,官员不准去青楼,一旦被内卫抓到了,如果没考上还好,如果考上了就算违规,要被取消录取资格,明白吗?」
三人连连点头,「多谢韦大哥提醒,我们记住了!」
科举结束后,第一件事就是归卷,把每个考生三天的卷子合订在一起,这件事由每目的监考官负责。
归卷后,把每目的试卷装在一个大箱子送去评卷院,由三十名考官进行评卷。
每科十名考官,看起来好像审卷官很少,阅卷很难,可实际上并不难,首先第一关就是把书法不过关的卷子全部淘汰。
书法非常重要,看似只有十分,但那十分是锦上添花,前提是书法都不错。
但第一关就是看书法是否合格,字是打门锤,每个学生都从小开始苦练书法,读完县学后,基本上都苦练了至少十年的书法,那肯定是不错了,在科举中也可以评判为合格,从而进入下个评卷环节。
可如果书法不合格,审卷官们就会认为你没有好好读书,哪怕你答得再好也没有机会展现,还没有看内容的时候,书法不合格就把你淘汰了。
书法这一关会淘汰两成士子,然后第二关,第二关还是没有正式审卷,还是属于广泛淘汰阶段。
审卷官会大致浏览一下卷子,看有没有答全。
如果有题目没有回答,空在那里,那么这份卷子也同样被淘汰,因为没有回答题目,哪怕只有一题,你肯定也进不了前五百名,看你的卷子也是浪费时间,直接淘汰,这一关会淘汰三成的士子。
所以两关淘汰下去,一半的士子都落了榜。
第三关才叫初审,把所有书法合格,答题完整的卷子归集在一起,大家分工合作,有的专门看贴经,有的专门看文学,有的专门看对策。
当然,每一张试卷至少要两个审卷官看,各自打分,打分差不多,以分高者算分,但如果打分差异太大,则需要第三人来评审,这种情况往往出现
在文学和对策上,贴经是标准答案,除非是有错误没有发现。
审卷在一天天进行,淘汰的考生也越来越多,这天下午,主考官岑参放下笔,一百五十名录取名单出台了。
免费阅读
第1131章 面试机会
上午,齐王宫内阁七名和齐王李邺一起,听取吏部司都监岑参的汇报。
岑参汇报整个评卷流程和录取标准,以及如何避免优秀士子因为审卷官的个人喜好而落榜的措施。
「进入前五百名的士子基本上都非常优秀,为了避免优秀士子落榜,我们组成了几个评审组,反复比较,最终确实了五百人的大榜单和一百五十人的录取榜单。」
因为前五百名要给一个‘科班出身≈ot;的名号,所以有一个大榜单,这时,李泌微微笑道:「怎么区别第五百名和五百零一名的区别呢?」
岑参躬身道:「事实上,大榜单我们录取的不是五百人而是五百一十三人,第五百一十四名虽然各方面也不错,但他在贴经上有两处涂改,另外他答卷前面宽松,后面就很密集,说明他整体布局上还是不足,这样就和前面的士子有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大榜单就收在五百一十三人上,多了十三人。」
李邺点点头,「这样很好,多几个人少几个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尺度,做到公平公正。」
「回禀殿下,卑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百五十人的录取我们也是争议了很久,虽然进士科第三十名比第三十一名在书法上稍微强一点点,但第三十名属于内定,所以卑职就把三十名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