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李辅国交给自己的信件,李亨顿时又惊又喜,李怀仙居然想投降朝廷,这是好事啊!
但李亨又有点担心,万一李怀仙又成为史思明第二怎么办?
李辅国微微笑道:“陛下不用担心,李怀仙不是史思明,史思明在河北杀人太多,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害怕朝廷清算他,所以他才不是真心投降,李怀仙没有史思明那样的罪孽,也没有史思明那种称帝的野心,老奴认为他是真心想投降。”
李亨想想又问道:“他有什么条件?”
李辅国不敢把李怀仙的第二封信拿出来,他只是含糊道:“他肯定会有一些条件,比如他想当范阳节度使,要王爵册封、要点自治权之类,老奴觉得这些都可以谈,可以让一部分权给他,也可以收回一部分权力,总比什么都没有好,更重要是,只要他投降朝廷,那么幽州就没有叛乱了,他甚至还可以协助朝廷灭了史朝义,陛下难道还要指望李邺去统一天下?还要给皇太弟时间坐大吗?”
李辅国太了解李亨了,句句话都击中李亨的要害,现在李亨也知道,凭朝廷的实力和财力,已经无法剿灭史思明的叛乱,李邺倒是有实力,可让李邺出兵的代价太高昂,如果让他平定天下,这个天下就归他了,李亨已经在后悔让他收复洛阳,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其次便是皇太弟问题,这甚至比李邺的问题还要严重、还要急迫,现在他们的精力都被叛军牵扯住了,他必须要尽快结束叛乱,才能集中精力去对付太上皇和永王李璘。
想到这,李亨终于同意了李辅国的方案,他点了点头,“朕同意谈判!”
第884章 父亲面子
次日上午,天子李亨便把裴旻、萧华和第五琦都宣召到御书房,由于韦见素和李岱去洛阳了,目前政事堂由裴旻负责。
李亨便把李怀仙的信件给三人看了一遍,缓缓道:“李怀仙的投降必然是有条件,朕的意思是,双方先谈起来,摸一摸对方的底线,如果是在朕能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同意对方投降,各位相国的看法呢?”
天子的决定无法反驳,谈都不谈,你怎么对方的条件是什么?
萧华忍不住道:“陛下,这些叛贼都毫无诚信可言,史思明就是前车之鉴,如果对方继续出尔反尔,今天降,明天反,我们就很被动了!”
李亨微微笑道:“不能因为被蛇咬过一口,就从此不敢碰井绳,关键还是要区别蛇和绳子的不同,史思明是因为杀了太多的百姓,他知道我们迟早会清算他,所以他的投降本来就是假意,而李怀仙没有这个罪行负担,他可以投降朝廷,朕并不怀疑他投降的本意,朕只担心他要价太高。”
萧华躬身道:“陛下言之有理,微臣也支持谈判!”
李亨心中暗暗思忖,还是李辅国看得透彻,他又缓缓道:“大家推荐一下谈判使者,谁为主使比较好?”
裴旻躬身道:“陛下,微臣推荐河北安抚使张镐负责和李怀仙谈判,张镐思路慎密,精明能干,可当此任!”
第五琦也道:“微臣推荐骆奉先为谈判副使,另外,微臣建议在太原谈判,双方都方便汇报!”
骆奉先是李光弼的监军,也是鱼朝恩的心腹,目前坐镇太原,第五琦是鱼朝恩的人,他自然会推荐骆奉先为副使参与谈判。
当然,作为朝廷两大派系,文官派系由张镐为代表,那么宦官派系也必须要有人参加,所以第五琦推荐骆奉先为副使参与谈判并不奇怪,只是不应该由他来推荐。
李亨倒没有驳回,他想了想便答应了,“两个建议都合理,朕准了!”
从御书房出来,萧华低声对裴冕道:“裴相公不觉得奇怪吗?李怀仙的信怎么会在天子手上?”
“应该是李怀仙找个某个渠道,直接递给天子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不严重吧!”
萧华叹口气,“我其实是担心李怀仙走了阉党的渠道,他必然给了重贿,阉党得了好处,恐怕会损害朝廷利益。”
裴旻眉头一皱,“这个没有根据的话,萧相国最好慎言!”
裴旻回头迅速看了一眼第五琦,便匆匆走了。
萧华暗暗摇头,这裴旻如此胆小怕事,怎么支撑得起大局?
洛阳外围的战事已经结束,武令珣重施故技,在被十二万唐军包围后,立刻选择了投降。
这一次他遇到了铁板,白孝德将他全家押解到洛阳,被李邺公开处斩,武令珣和他几个兄弟以及儿子、侄儿一共二十余口,全部被杀。
武令珣被杀,他的军队被瓜分,白孝德挑选了六千士兵,其余两万四千人由李岘和季广琛平分,地盘也被平分,李岘拿了汝州和许州,季广琛分走了面积最大的豫州。
没有了武令珣的背刺,李光弼全线进攻,他命令仆固怀恩率军三万进攻许叔冀,他自己则率五万大军进攻张忠志,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许叔冀便两次大败,在绝望中自尽。
张忠志非常狡猾,当洛阳被攻破的消息传来后,他便意识到不妙,率领三万军队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