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要替换,每隔一个时辰替换一轮,最后还有百名重甲步兵作为伤亡减员补充。
而在两侧的斜坡乱石里,同样部署着三千弩兵,不是重弩手,而是普通弩手,手持臂张弩,杀伤射程达二百五十步。
弩兵撤退的通道在上方,上方二十丈左右有一道坎,可以沿着狭窄的坎道向峡谷内撤退。
“嗖——”
一支火药箭从谷口上方划过,赤亮的火光划破了沉沉的夜色。
这意味着敌军出现在谷口外了。
“咚!咚!咚!”
有节奏的鼓声在谷口外响起,紧接着火光映照进了山谷,外面简直就是火的海洋,一根根火把汇聚成了汪洋大海。
这个时候,大斗拔谷内非常寒冷,气温到了零度以下,但山谷内的三百重甲步兵俨如雕塑,一动不动,乱石堆内隐藏的唐军弩兵也同样没有任何动静。
论莽热骑在马上,从一个签筒抽出一张纸条,冷冷道:“第四军出战!”
他就像一个地府判官,决定所有士兵的生死,抽到谁,谁就必须去和唐军拼杀赴死。
一军有三千人,第一批三千士兵手执长矛向谷口内奔去。
这些士兵都是汉人,长着一张和吐蕃人以及吐谷浑人不同的面孔,但仅仅是相貌有所区别,语言、衣着、习俗、黝黑的皮肤和吐蕃人没有区别了,更重要是他们的归属感不再是大唐,而是吐蕃。
他们都是被掳掠去吐蕃的汉人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身份都是奴隶,可一旦他们获得军功,或者他们在战场上阵亡,他们家人就不再是奴隶,所以他的作战意志并不比吐蕃士兵差。
同样道理,如果他们在战场上逃跑,那他们的家人都会被严惩。
之前他们部署在朔方,一个月前,他们刚刚从朔方撤退跑回陇右,又被尚结赞带到了大斗拔谷,作为吐蕃人仆从军,打头阵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慷慨赴死也是他们的荣耀。
一名千夫长大喊大叫,指挥着军队向谷口内冲过去。
唐军和吐蕃军终于面对面了,千夫长大喊道:“唐军才几百人,杀死他们,杀啊——”
“杀啊——”
三千吐蕃军士兵狂喊着向百步外的唐军冲去。
“梆!梆!梆!梆!”
清脆的梆子声骤然响起,弩矢如雨点般向吐蕃汉人军射去,他们身穿的皮甲挡不住强大的弩箭穿透力,一片片士兵中箭栽倒,但很多中箭士兵依旧不顾伤情,跌跌撞撞向前冲刺,眼中闪烁着噬人般的凶光,他们渴望着砍下唐军士兵的人头,一颗人头就可以换取自由,十颗人头就会成为地主。
这一刻,他们自己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们脑海只有两个字,军功!军功!
在付出数百人中箭阵亡的代价后,吐蕃汉军和重甲步兵轰然相撞。
一道道锋利的寒光闪过,伴随着刀刃的砍杀声,先是无数根被斩断的长矛飞起,紧接着是一颗颗人头飞起,再接着便是血淋淋的身体被劈成两段。
第799章 大斗血战(下)
天渐渐亮了,山谷内安静下来,第一次进攻结束了,唐军后撤了三百余步,但为了这三百余步,吐蕃军付出三千人阵亡的代价,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和刺鼻的血腥。
满地都是四肢、人头、尸块和血浆,后面稍好一点,是被箭矢射杀的吐蕃士兵,至少还有完尸。
“呜——”
号角声吹响,有唐军将领奔上前大喊:“后撤一里!”
重甲步兵转身后撤,弓弩手也纷纷从隐身处出来后撤。
有几名吐蕃士兵奔到山谷内看了看,立刻飞奔回去,在论莽热耳边低语几句,论莽热点点头,对一名吐谷浑将领道:“去把尸体收拾一下,第二军准备入场!”
三千人全部阵亡,在论莽热心中就像死了一群蚂蚁,他根本不把这些吐蕃汉人奴隶的死活放在心上,不光是汉人奴隶,吐谷浑人、突厥人、羌人都一样,都是吐蕃军的垫脚石。
可以说,吐蕃军历次胜利都是靠仆从军的惨重伤亡换来的,首先由仆从军和唐军打得筋疲力尽,吐蕃军精锐突然杀出,唐军自然抵挡不住。
可惜大斗拔谷摆不开战场,否则还真不知鹿死谁手。
第二军三千吐蕃汉人士兵已经列队就绪,一名吐蕃骑兵奔上前大喊:“第四军歼灭唐军两千人,他们都获得了军功,他们的家人都将获得自由,接下来是你们的立功机会!”
三千吐蕃汉人军一起举矛高呼,每个人眼中充满了对军功的渴望。
不多时,出征的战鼓声敲响了,“咚!咚!咚!”
第二批三千士兵向峡谷内奔去,峡谷内的尸体已经被吐谷浑人清理走了,只留下满地的血浆,士兵们踏着血浆向山谷内奔去。
这是一种久经沙场的默契,唐军适当撤军,给对方清理尸体的机会,然后再战,李邺也需要这种锻炼士兵的机会。
他派上阵的重甲步兵都是在陇右招募,已经稍微有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