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457节(2 / 3)

来帮忙,你觉得如何?”

独孤新月立刻明白了,原来婆婆看中清羽了,那个小娘子长得真的美貌,好像阿邺也对她有点意思,对自己提起过两次。

她微微笑道:“婆婆,我要提醒一下,清羽可是我的师侄哦!”

裴三娘摆摆手,“这算什么,你还是邺儿大姑的师妹呢!”

独孤新月‘噗嗤!’笑出声来,“婆婆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原来我还是夫君的长辈。”

裴三娘叹口气,“这里面乱着呢!你师父烈凤是我的姑祖母,说起来你还是我长辈,所以算这个没有意思,反正又没有血缘关系,师妹师侄都无所谓。”

独孤新月点点头,“我答应了,让她过来陪宝儿一起玩。”

裴三娘惦记着自己的孙子,天子李亨却惦记着自己的南方。

收复洛阳后,李亨的目光便转向了荆襄,其实在他心中,李邺和安禄山没有什么区别?

安禄山是明反,李邺是暗反,都是割据自立,荆襄的官员朝廷控制不住,财政朝廷拿不到一文一米,军队也完全自立,甚至还吞并了江南西道,让李亨忍无可忍。

以前是因为有洛阳在那里顶着,李亨投鼠忌器,现在洛阳被光复,叛军撤退安阳,现在收复荆襄的也时机成熟了。

李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免去李岱的相位,改任为翰林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同时加封为虢国公,一堆荣耀的职务,却没有一项实职,实际上就是让李岱赋闲了。

房琯如愿以偿升为左相,另外户部侍郎兼度支侍郎第五琦入相,封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财政。

御书房内,右相韦见素、左相房琯,还有大元帅府长史李辅国、司马鱼朝恩,加上天子李亨,一共五人在商议并决定李邺的命运。

太子李豫去了洛阳,没有参加这次商讨。

李亨缓缓道:“李邺毕竟是太上皇任命的山南东道观察使兼江汉节度使,而且他收复长安有功,所以还不能像对付安禄山那样,我们必须用软刀子来收拾他,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亨看了私人一圈,见都没有人吭声,便道:“韦相国先说!”

韦见素叹口气道:“其实最好办法就是明升暗降,但鲁王已经位极人臣,封无可封,微臣觉得很难,需要时间慢慢考虑!”

韦见素言外之意,他现在提不出好的办法。

李亨脸色阴沉,又转而问房琯道:“房相国说说吧!”

第728章 腾笼换鸟

房琯缓缓道:“微臣一向主张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果能让李邺进京,立刻将他扣押,那他就完了。”

“恐怕他不会进京吧!”韦见素冷冷道。

韦见素不喜欢房琯,嫌他太平庸,没有能力,连出的主意都比较愚蠢。

房琯连忙道:“直接让他进京,他当然不会进京,这个方案的关键是要利用他父亲,卑职建议,将他父亲软禁,然后给他发去父亲病重的消息,他无论如何都要进京一躺了。”

这时,李辅国道:“陛下,房相国的建议还是有点道理,其实还可以用刺客的办法”

“刺杀不可!”

韦见素当即反对道:“刺杀这种手段绝不可滥用,我们用刺杀对付他,他也会用刺杀来对付我们,卑职可逃不掉,一支弩箭就可以要了卑职的小命。”

李亨也点点头,“不考虑刺杀!”

这时,鱼朝恩道:“陛下,卑职倒有一个想法,可以试一试!”

“鱼卿请说!”

“陛下,我们要削除的,主要是李邺的兵权,那么可以任命李邺为山南东道、江南西道以及黔中道三道观察使,让他交出兵权。”

李辅国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想得太简单了,他怎么可能交出兵权?”

房琯眼珠一转道:“那就用调虎离山之计,命令他率军去攻打安庆绪,等他大军在河北,我们直接端了他的老巢,断了他的根基,有他家人在我们手中,不怕他不投降?”

李亨负手走了几步,摇摇头道:“朕当初让他夺取长安的时候,他的军队在长安和安禄山大军对峙,朕就曾想过派军队去接管襄阳,但太子劝朕,如果那样做,李邺就直接和安禄山联手了。

同样的道理,他率大军去安阳,朕夺了襄阳,那他会不会一怒之下投降了安庆绪,反过来攻打我们?他盛怒之下,我们军队支持得住吗?”

房琯一时哑口无言,连李辅国都不支持他这个方案,完全就是逼反李邺,太愚蠢了。

这时,鱼朝恩继续道:“陛下,刚才卑职的方案没有说完,如果没法剥夺他的军权,那不如用腾笼换鸟之策,任命他为江南西道、黔中道和岭南道三道节度使。

一旦我们控制了荆襄,再釜底抽薪,利用荆襄的世家暗中把李邺手中的荆襄籍贯将士策反回来,等待他巡视岭南道的时候,朝廷大军南下,势如破竹,一举夺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李邺在岭南道,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吞掉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