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452节(2 / 3)

头道:“这个方案可以协商!”

“殿下想要什么?”

“不是我想要什么,关键是太上皇能给我什么?”

高力士半晌道:“太上皇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太上皇旨意,但就算是太上皇旨意,有的旨意颁布有用,有的旨意颁布没用,就看你想要什么?”

李邺完全理解高力士这番话,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太上皇大部分旨意都没有意义了,比如封自己为江南东道观察使,根本没有人认可,封自己为太傅,朝廷同样也不认可,因为这些实质性的册封根本不在太上皇的权力范围内。

但一些礼制性的旨意却具备法律效应,朝廷必须认可,比如在宗室内部的册封,把自己改封为楚王之类,天子可以册封,但太上皇也同样可以册封,关键是太上皇的诏书要出得了皇宫。

历史上,李亨将太上皇李隆基软禁起来,就是害怕太上皇利用他的余威干政,一旦软禁起来,太上皇旨意就传不出来,出再多的旨意也没有意义,最后一把火烧掉。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道:“之前太子曾经同意把葱岭以西的土地给我,准许我在葱岭以西建国为王,世代继承,但只是口头承诺,同样的内容,希望太上皇给我一份正式旨意。”

“殿下要葱岭以西做什么?”高力士不解。

“这是我的条件之一!”

李邺淡淡道:“我另外还有一个条件,太上皇正式发旨意承认我有继承大统的资格!”

高力士明白了,葱岭以西其实只是一条退路。

第719章 提醒关键

高力士点点头,“这两道旨意太上皇确实有权限颁发,我回去和太上皇说。”

高力士又道:“然后具体怎么过境,需要多少船只,就由殿下亲自去和永王谈判。”

“太上皇就不怕被永王控制,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高力士淡淡笑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永王挟持太上皇,也没有人听他的了,永王在江南也打不开局面,所以他才想进蜀和太上皇汇合。”

李邺已经看懂了,这才是太上皇真正的意图,他早就和永王有联系了,刚才说让自己继承大权,完全就是在试探自己。

高力士得到了李邺的明确承诺后,便告辞走了,他不能在襄阳呆太长的时间,必须立刻赶回去。

双方也约定好,李邺只有拿到了太上皇的旨意后,才会借道借船。

李邺亲自把高力士送到码头,不管怎么说,高力士是他人生的贵人,对他的帮助很大,历史上,高力士的下场很惨,被流放到了巫州,也就是今天湖南溆浦,所以李邺也想帮助一下高力士。

李邺抱拳道:“天子生性凉薄,只记仇不记恩,他绝不会感激当年高翁的护卫之恩,倒是李辅国阴狠毒辣,恐怕不会放过高翁,将来高翁有难,尽管写信给我,李邺一定全力相助,给高翁一个舒适的晚年。”

高力士心中感动,这孩子自己没看错,果然重情重义,他沉吟一下道:“有一件事我也想提醒殿下,是太上皇看透的事情,他告诉了我。”

“高翁请说!”

“殿下既然把投名状交给了关陇贵族,就不应该选荆襄为基业,否则殿下迟早会被关陇贵族抛弃。”

李邺心中凛然,连忙抱拳道:“感谢高翁提醒!”

船只出发了,李邺挥手向高力士告别

马车回城,李邺还在考虑高力士最后说的话,有的事情真是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他经略荆襄,但独孤家族却始终没有派一个人来协助他,也没有一个族人在他的节度府中任职。

李邺现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实际上是独孤家族的一个态度,不支持他经略荆襄。

有了独孤家族的态度,甚至没有一个关陇贵族的人来荆襄谋职。

自己在去年年底偷袭长安、收复长安,让出长安,返回荆襄,整整一个多月,也没有一个独孤家族的人露面,这确实很不正常。

或许独孤家族以为自己将把荆襄当做根基,又攻打江南西道,向南方发展。

但事实上,自己也并不想一直呆在荆襄,否则自己就不会向天子提出葱岭以西的条件了,

关键是他和独孤家族缺乏沟通,双方彼此都有误解。

马车直接返回了自己府邸,李邺府门前,正好遇到木大娘牵着一头毛驴从府内出来。

木大娘今年也五十余岁了,长得又瘦又小,但精神抖擞,身体非常好,李邺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她的寿命到六十岁,现在看来问题不大,然后第二个目标是让她活到七十岁,这就有点难度,但也不是办不到。

“大娘去哪里?”

木大娘笑眯眯道:“我去大云寺,那边过两天有法会,我先去报个名!”

“不要骑毛驴,坐我的马车去!”

木大娘吓得连忙摆手,“这是王爷的马车,我怎么能随便坐!”

“你是我的外婆,怎么不能坐?”

李邺硬把木大娘拖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