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李邺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李泌快步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内卫女首领李成华。
李泌笑道:“殿下应该好好休息两天!”
李邺苦笑一声道:“千头万绪的事情,哪里有时间休息。”
李邺请他们坐下,李泌欠身感激道:“感谢殿下慷慨,把内库的财宝都给了公库。”
李邺笑了笑,“说说案情吧!”
李泌看了一眼李成华,李成华起身道:“卑职来说一说吧!”
“你说!”
“一共有两个大案,一个是刺杀王妃案,一个是襄阳州兵兵器库被烧案,卑职最初以为是同一伙人所为,但根据卑职反复调查下来,卑职认为,这其实是不同的团伙所为,两者并没有关系。”
“何以见得?”
“两个案子手法完全不同,第一个案子是武士突袭,一共三十几名武士,反复踩点,精心部署,考虑的非常周密,第二个案子就太粗糙了,没有部署,完全就是随性,我们很快就查到了嫌疑人,嫌疑人叫于泽,就是这座仓库的主管,但他起火当晚就跑掉了,开始我们以为他被烧死,后来发现烧死的人不是他,是一个冻死的流浪汉。”
李邺点点头,“先说第一个案子!”
“第一个案子的动机很明显,就是要刺杀王妃和小县主,迫使殿下从长安撤军,根据我们调查,他们从十天前就开始踩点部署,而卑职询问过王妃,她也是十天前就决定去烧香还愿,还通知了大云寺。
也就是说,对方要么在府中有暗线,要么在从大云寺得到消息,当然府中暗线不可能,府中若有暗线就能直接刺杀,何必多此一举?所以只能是大云寺得到的消息,说明大云寺内有他们的人。”
李邺忽然想到什么,脸色顿时一变,“不好,今天她们又去大云寺了,我母亲也去了。”
李成华脸色也微微一变,连忙道:“大云寺泄露消息的人我们查到了,叫做圆惠,他负责安排王妃礼仪,但他已经不在大云寺,去向不明,要不卑职马上去加强护卫。”
李邺点点头,“案子回头再谈,你们先去加强护卫!”
李成华行一礼,匆匆走了。
李邺不放心,和李泌打个招呼,也匆匆赶去了大云寺。
各地的大云寺都是武则天改建,供奉《大云经疏》,以证明武则天是弥勒转世。
襄阳的大云寺原本叫安国寺,天授元年,武则天下旨在大唐各州修建大云寺,新修当然来不及,所以把很多有规模的寺院直接改名为大云寺。
虽然中宗李显登基后,下旨摧毁天下所有大云寺,但大唐各地也有不少支持武则天的州县,加上李显性格懦弱,旨意并没有被贯彻,很多地方的大云寺都被保留下来。
襄阳大云寺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裴三娘带着两个儿媳和孙女已经上完香,还愿的香油钱之前已经供奉了,今天只是来还个愿。
她们正要登上马车,忽然,公孙大娘一声怒叱,手中长剑脱手而出,一道闪电般射向大门上方的飞檐,只听一声惨叫,一个黑衣人从飞檐上坠落下地,手中拿着一支弩箭。
亲兵们大惊,大喊道:“保护王妃!”
他们一起举盾保护,杨玉环吓得花容失色,被独孤新月先推上了马车,把女儿递给她,紧接着独孤新月也被裴三娘推上车,裴三娘从马车内拔出宝剑站在车门口。
她目光警惕地四处张望。
第709章 案情复杂
周围一片哗然,送客出来的高僧都吓得脸色大变,拼命低头念佛。
十几名内卫士兵脸上挂不上,纷纷攀上屋顶上去查看,寻找了半晌,再也没有任何刺客的影子。
“公孙大娘,你觉得还有刺客埋伏吗?”
裴三娘着实佩服公孙大娘的武艺,不愧是烈凤的第一弟子,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太敏锐了,而且还能使用飞剑,和兄长裴旻有一拼了。
公孙大娘认识裴三娘,知道她是相国夫人,是鲁王殿下的母亲,所以对她态度也颇为恭敬。
公孙大娘向四周巡视片刻,摇摇头道:“没有那种杀气的感觉了,刺客应该就是这一人。”
这时,内卫士兵撕下刺客的蒙面之布,竟然是一名僧人,他们当即要求几名高僧上前辨认,几名高僧上前看了,都吓一跳,方丈圆光合掌道:“阿弥陀佛,他就是你们要找的知客僧圆惠。”
这时,数百名内卫武士骑马赶来,迅速控制了整个寺院,统领李成华上前向公孙大娘行礼道:“感谢师父出手!”
公孙大娘同时也是内卫教头,替内卫训练女武士,有一百多名女弟子,李成华也跟她学武,拜她为师!
公孙大娘笑着点点头,“既然你来了,我不就管了,目前就一个刺客,感觉此人武艺不怎么样,伱慢慢查吧!”
李成华点点头,上前查看情况,这时,又来了大队骑兵,有人高喊一声,“鲁王殿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