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442节(2 / 3)

看唐军的兵力至少有十万人,还有数万民夫,和我们相差不远了,卑职认为,以长安城的坚固和对方的十万大军,我们至少需要三十万大军才能压制住对方,现在我们只有十五军队,陛下,卑职也认为取胜的机会不大。”

“张通儒,你是谋士,你来说说看!”

张通儒连忙出列道:“陛下,攻城无非是强攻和软困两种办法,我们如果继续强攻,肯定能攻下,只是损失会太大,为一城而损全局,微臣绝不赞成,如果放弃强攻,那么就只剩下软困一个选择。

我们困对方一年,使对方粮食尽绝,最后李邺肯定将不得不突围撤退,但问题是,我们粮食也不多,目前只能维持半个月了,所以软困也无法实施,那么卑职就只能建议陛下尽快撤退,要不粮食补给会出大问题。”

张通儒毕竟是谋士,懂得要给安禄山一个退兵的台阶,安禄山叹了口气道:“想不到我安禄山最终还是败在粮食不足之上,传朕的旨意,全军开始收拾,三更时撤退回洛阳,另外,高相国留下,其他人都回去收拾吧!”

众人行一礼退下走了,安禄山忽然道:“太子让朕很失望!”

高尚连忙对安庆绪狠狠补刀,“回陛下的话,其实攻打襄阳是迫使李邺撤退的最好办法,长安不是他的地盘,他作为臣子不得不出兵,现在李亨已经退到汉中,接下来还可以退到巴蜀,李邺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么只要襄阳那边稍微有点危机,李邺肯定会撤兵回去救老巢,遗憾的是,襄阳那边没有给李邺一点压力。”

安禄山重重哼了一声,“他甚至连汉水都没有能攻过去,朕这个儿子还真是得力啊!”

高尚忽然意识到,安庆绪毕竟是安禄山的儿子,自己不能挑拨父子关系,否则安禄山会对自己不满。

他立刻改变了策略,先斩断安庆绪左膀右臂。

“陛下,汉水没有攻打过去,其实是有原因的,说不定和严相国有关!”

安禄山一怔,“为什么和严庄有关?”

“陛下,商州刺史是严庄的长子严瀚海,卑职已经确定,他被李邺俘虏了,那么李邺会不会利用严瀚海和严庄达成某种交易呢?”

安禄山立刻明白了,他顿时勃然大怒,“好一个严庄,坏我大事,朕非要剥了他的皮不可!”

高尚没有把握让安禄山下决心废太子,但他却有把握先干掉严庄。

第702章 燕军东撤

三更时分,李邺匆匆赶到了城头,他得到李晟派人送来的消息,燕军军营有大动静。

李邺用千里眼细看了片刻,又把千里眼递给旁边的李晟,“李将军看看吧!”

李晟看了片刻道:“似乎敌军撤退了!”

李邺点点头,“他们王旗已经降下了,他们肯定是撤退。”

“殿下可否考虑追击?”

李邺摇摇头,“敌军并非真的败退,只是战略性撤退,如果追击,必然反被其噬!”

李晟叹口气道:“殿下说得对,在凤翔时,我们就遭遇这样的惨败,简直不堪回首!”

“凤翔对峙了好几个月,怎么会失败?”

凤翔兵败是李邺一直想问的事情,今天才有机会。

李晟苦笑道:“唐军最初是裴方老将军为主帅,在凤翔一直稳扎稳打,天子听信了谗言,便以明升暗降的办法,升裴老将军为兵部尚书,册封张掖郡王,把他调回了灵武,也就剥夺了他的军权,又命相国房琯为主帅,郭老将军为副帅,统领十万大军,房琯几次要和燕军决战,都被郭老将军劝住了。”

“然后呢?”

“然后燕军主将李归仁就用了减兵法,今天减兵一万,明天减兵五千,只剩三万人时,李归仁全面撤退回长安,房相国鬼迷了心窍,一心要追击,郭帅再三劝他,他就是不听,下令大军追击。

结果被李归仁杀了一记回马枪,他亲自率领八千骑兵绕过唐军主力,偷袭唐军后勤大营,烧毁无数粮草物资,房琯闻讯慌忙撤退,被李归仁埋伏在半路伏击,十万大军被八千幽州铁骑击溃,伤亡过半,房琯丢下大军,带着十几名手下仓惶逃回灵武,听说是郭老将军收拢了几万残军退回灵武。”

李邺点点头,“我倒是和房琯打过交道,此人比较平庸,缺谋少智,但他站队很稳,一直支持太子,他才会当上宰相。”

李晟叹息一声道:“这就是让人寒心的地方了,房琯决策失误,指挥无方,导致十万大军惨败,他本人却不肯承担任何责任,把兵败责任全部推给了郭老将军,天子还相信了,下旨免去郭老将军朔方节度使之职,降为庆州兵马使,并将骠骑大将军降为云麾将军,遭到将领们强烈反对,又勉强改为冠军大将军,所以卑职见殿下主动承担责任,向全军检讨,心中才着实感慨。”

李邺淡淡道:“这就是抱着政治目的挂帅的恶果,大军决战,天子考虑的重点不是怎么去获胜,而是想着怎么剥夺地方军阀的军权,所以才会有房琯出任三军主帅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在天子看来,房琯的政治任务完成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