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开,李邺不是嗜杀之人,我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我决定不走了。”
“可李邺不是传闻他是地藏魔呢?”
“哎!那些都是胡说八道,我知道他不杀平民,相反,他是平民的保护者。”
王少玄随即写了一张纸条,让随从带给严瀚海,他丢不下家人,暂时留在上洛县,以后再来投奔他。
严瀚海已经收拾一个大包,骑马在门口等候王少玄一家,他的妻儿在洛阳,自己准备在商州娶一房小妾,但还没有遇到他喜欢的女人,他目前是独身一人,随时可以走。
时间已经过了一刻钟,王少玄一家却迟迟不露面,严瀚海心急如焚。
这时,随从骑马飞奔而来,严瀚海迎上前问道:“王先生呢?”
“他儿子外出了,赶不回来,他给了使君一张纸条。”
随从将纸条递给严瀚海,严瀚海匆匆看了一遍,只得叹了口气,“我们走吧!”
他一催战马,百名骑兵护卫他向北城门疾奔而去。
北城门外,七千军队已经列队等候,基本上都是步兵,一共只有三百名骑兵,都是安守礼的亲兵。
安守礼远远看见严瀚海到来,立刻喝令道:“出发,去蓝田关!”
队伍浩浩荡荡沿着官道向北方奔去。
半个时辰后,裴琇率领一万两千前军杀到了上洛县城下。
长史李儒林率领一众官员在南城门外投降,“商州长史李儒林率众官迎接朝廷大军入城。”
裴琇马鞭一指喝问道:“严瀚海何在?“
“启禀将军,他半个时辰前跟随叛军跑掉了,城内已无一兵一卒!”
裴琇可不敢大意,回头令一名手下将领道:“带五百弟兄进城查看!”
“遵令!”
手下将领率领五百手下向城内奔去。
裴琇又对众官员道:“你们各自回去,各司其责,鲁王殿下自有安排,县令留下!”
官员们都各自回去了,县令上前道:“卑职上洛县县令张薄,参见将军!”
“我需要知道城内有多少粮食和物资?”
“回禀将军,粮食卑职知道,军粮十万石,官粮两万石,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其他仓库主要是军方的兵甲军械仓库,还有州物资仓库,具体物资卑职不清楚,一共就四座仓库。”
裴琇点点头又问道:“商洛县令说你是原来上洛县主簿,是吗?”
“正是!卑职是本地人,燕军杀来,卑职辞官回家,但又被他们强行请出来任县令,若不答应,我族人就要遭殃,卑职无奈,只得上任。”
裴琇又问道:“刚才一帮官员中可有严瀚海的心腹?”
县令张薄摇摇头,“这些官员都是从外面调来的,神秘莫测,他们的底细卑职不知,整个上洛县州县官员中,只有卑职一人是原来的官员,其他都是外面派来。”
停一下,县令张薄又道:“好像严瀚海的心腹幕僚没有来得及撤走,卑职刚才看到他了。”
裴琇大喜,“你等鲁王大军到来后,把他请来,鲁王殿下想了解一些情况,让他不要害怕!”
“卑职遵令!”县令张薄去了。
这时,手下将领回来禀报,“启禀将军,城内确无敌军!”
裴琇命令两千士兵进城,控制上洛县了。
他则率领一万骑兵,继续向北方追去。
按照李邺的部署,南霁云率领一万骑兵已经在前方百里外等候了,然后是裴琇的一万骑兵从后面包抄,两万骑兵一前一后夹攻,安守礼的军队将无路可逃。
第664章 攻心为上
傍晚时分,李邺大军抵达上洛县,县令张薄带着王少玄来见李邺。
李邺安慰张薄几句,表示他出任县令事出有因,不会追究他的罪责,命他继续出任上洛县令,张薄这才长松一口气告辞走了。
李邺随即又请王少玄坐下,笑呵呵道:“先生不用担心,我只是打听一些情况,然后就让你回家。”
“殿下请问,小人知无不答!”
李邺见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心中倒是挺欣赏他,便笑问道:“你做严瀚海的幕僚有多久了?“
“回禀殿下,刚刚三个月,之前小人是严庄的幕僚,替他整理各种文书档案。”
“原来如此!”
李邺点点头又问道:“严庄有几个儿子?”
“两个,长子严瀚海,是发妻所生,次子严翰林,是小妾所生,但严翰林比较愚笨,读书不行,改行经商了,经商好像还不错,赚了不少钱,当然也是严庄的面子。”
“那严庄喜欢长子还是次子?”李邺又笑问道。
“当然是长子,他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长子身上,长子在幽州当过几年县令,安禄山想任命他为户部侍郎,但严庄反对,他说长子还没有出任过州官,所以他任命儿子为商州刺史,希望在商州历练两三年,然后回朝廷做侍郎,这样就稳了。”
李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