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16章(1 / 2)

“封允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允祥为怡亲王,总理户部三库事务;允祹为履郡王、已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

对曾经的皇阿哥的封爵到此为止,后面又加了一个隆科多,他在康熙驾崩之时帮了四爷一把,四爷也拉他一把,以隆科多为吏部尚书。

本以为佟佳家在康熙驾崩之后气数已尽,没想到又冒出来一个隆科多,不少朝臣恨得牙痒痒。

这佟佳家怎么就能屹立这么多年而不倒?

-

四爷登基后的第一次立储风波就这么过去了,或许是看出了四爷的决心,这次一直到年底都安安静静地。

此时尼楚格也在京城待了大半年了。

“额娘,弘昀还不回来吗?”尼楚格欢欢喜喜地回了京城,还以为能把所有亲人见一遍,结果到了才知道弘昀出海了,归期不定。

“等你过几年再来京城见他会更快一些。”李知婉算了算时间,“至少几年才会回来。”

尼楚格:“……”

“出海要这么长时间?”

“因为他们坐船去的位置很远,稍微近一点的估计也要几个月才能到,要是更远一些,怕是需要一两年,这还是在顺利的情况下,算上回来,这时间只会更久。”

尼楚格:“那看来我是见不到弘昀了。”

年节之后她和格伊古勒就要回蒙古了,虽然京城里有公主府,汗阿玛也让她随意住,但她还是挂念着蒙古,那里还有她的试验田。

“你也可以多住一段时间。”李知婉劝道:“这次走又不带走阿尔善,他肯定要难受的。”

李知婉觉得阿尔善大概就是那最早的留守儿童,只是和现代那被留在农村不一样,阿尔善这是担心吃苦,被留在了城里。

尼楚格摇头,“再大几岁吧,现在他害太小了,又不能帮忙,过去只能玩,在这边还能学点东西。”

“京城的师傅更博学。”尼楚格道:“我就是因为在京城学了那么多,到蒙古之后才能解决各种问题。”

“如今阿尔善也有条件学,他肯定要多学一点,等他回蒙古,应该是帮助我,而不是拖我的后腿。”

尼楚格包住李知婉的手臂,“放心吧,我都和阿尔善说好了,他虽然难受,但会坚持学下去,等到了年龄就回蒙古帮我。”

李知婉摸了摸尼楚格已经变得粗糙的脸颊,“有时候我真是奇怪,我是汉军旗,我的额娘是满族,阿玛是汉人,你阿玛是满族,你身上留着四分之三满族的血液,怎么最后这么喜欢蒙古?”

尼楚格不觉得难以解释,“大概是因为曾曾祖母?”

李知婉一愣,顺着尼楚格的辈份数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这位是谁,大名鼎鼎的孝庄。

孝庄确实是蒙古的,还出身成吉思汗那一脉。

这么一说就说得通了,曾经的蒙古血统在尼楚格这里发扬光大了。

“那你就好好建设你的蒙古吧。”李知婉挥了挥手,让这糟心的女儿赶紧走,“赶紧建设好,把你儿子接过去。”

“等以后,我也去你那里养老。”

“行啊,我绝对让额娘过得舒舒服服的,”尼楚格想都不想地同意了,“只要额娘来,我保证。”

李知婉白来她一眼,随即叹了口气,“我倒是想,但也不知道到时候的光景。”

如果四爷还在,那肯定是不会让她去的,而年龄大了她也不会去,路途遥远,路上出事就不好了。

“没关系。”尼楚格不在意地笑了笑,“反正我准备着。”

“行行行,我的尼楚格真有孝心。”李知婉夸奖道:“早点准备好,趁着我什么时候去塞外的时候看看。”

尼楚格觉得有点悬,就她了解的汗阿玛,那肯定是一心扑在政事上,最多挪动到圆明园就不会动了。

不过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以后的事情以后说,尼楚格点了点头,“那肯定的。”

她起身,道:那我去找我那些姑姑了,我上次和她们说的事情还没说完,有几个姑姑看着很感兴趣。”

四爷今年没有出巡塞外的打算,也没有去蒙古见人的打算,于是将酝酿已久的太妃出宫政策弄了出来。

政策的前一部分没有任何问题,太妃出宫由有郡王以上爵位的儿子奉养,这一举措还让不少人觉得四爷仁义,还成全了兄弟的孝心。

但到了后一部分,议论就多了起来。

太妃膝下没有儿子的,也能由出嫁的公主奉养,这是从所未有的事情!

现在讲究的都是儿子传宗接代,给老人养老,结果四爷来了个女儿奉养,简直违背了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太妃们如今住在宫中,宫中位置不够,大多几个人挤一个宫殿,住的一点都不舒心,最近不少太妃在抱怨,只让朕的兄弟奉养,那只有几位太妃能出宫,其他的太妃呢?朕这是在让太妃们舒心,这是朕对庶母的孝心!”四爷一句话就定了性质,你们这是不让我展现我的孝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